“多亏有了这个就业创业基地,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做生意挣钱,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尉犁县塔里木乡库木库勒村贫困户迪力夏提·肉孜欣喜地说。
迪力夏提家有3口人,多年来一直以打零工谋生,家境贫困。在听了工作队多次针对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策宣讲后,他决定申请去就业创业基地开餐馆。
“可别小看了这个餐馆,每天可以卖出多个胡辣羊蹄,拌面、抓饭也很受欢迎,开张几个月来,每月平均收入1万元呢!”迪力夏提说。
就业创业基地
“库木库勒村距离尉犁县城13公里,紧临国道,每天过往的车辆多达1.3万余辆,随着乌-尉高速公路、第三条沙漠公路、尉犁-若羌高速公路的开工,三条公路交汇于库木库勒村附近,客流量多,地理位置优越,多种经营发展空间非常大,我们要引导村民做好‘路边经济’,特别是要为42名贫困户拓宽新的增收致富路。”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牛利江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开会时分析道。
工作队与村“两委”讨论村民增收事宜
工作队在深入走访调研中认识到,必须转变村民的传统思想观念,解决好贫困户和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问题,突出“造血式”扶贫,真正把产业扶贫落到实处。
年6月,经过3个月的市场调查分析后,工作队和村“两委”申请到扶贫专项财*资金60万元,在紧靠国道的戈壁上建设了占地20亩,集餐饮、超市、休闲、土特产等为一体的库木库勒村贫困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基地。
入户走访
为促进村里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队利用农牧民夜校和周一升国旗,宣讲就业创业*策,动员贫困户、富余劳动力到就业创业基地开发“路边经济”。在工作队的引导和帮助下,16户村民先后来到基地就业创业,仅10天时间,已完工的17间门面房就全部租完,剩余的4间门面房在还未完全封顶时也被抢租一空。
就业创业基地建成运营后,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车辆在此经停,不仅让村民看到了增收的希望,也方便了过往的司机。“在这里建休息区,既有餐厅,又免费为车辆加水,非常方便我们跑长途的司机。”经常从库尔勒拉货去内地的货车司机王晓明在这里休息时,边吃拌面边说。
过往路人在餐馆就餐
就业创业基地切实发挥了“服务群众、带动致富”的作用,让村里的贫困户和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以前持观望态度的村民也看到了商机,积极申请要到就业创业基地开商店、餐馆、旅馆等。开办半年多来,就业创业基地已成为该村最繁华的小型农贸市场。
村民买买提·阿不拉家养了多只罗布羊,去年在工作队的引导下,他将家里的多亩土地以每亩元的价格流转出去,在就业创业基地开了一家商店和一家餐馆。“原本我想在村里开家农家乐,但考虑到客源少就放弃了,就业创业基地建成后,我觉得这是个好商机,就找到工作队申请了门面房,现在我经营的商店、餐馆每天都有多元的收入,比以前收入稳定多了。”
为带动更多村民和贫困户实现就业创业,工作队给在基地做生意的村民实行免收一年房租的优惠*策。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6户村民在这里开店,其中贫困户4户,23名富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1万余元。
组织村民学习烹饪技术
随着就业创业基地形成规模,工作队计划将它打造为塔里木乡的贫困户就业创业基地,规划了餐饮区、维修区、住宿服务区、综合购物区以及停车区进行招商引资,扩大经营规模,使它不仅成为本村富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加油站”,还要成为全乡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及技能培训的基地。(巴州“访惠聚”办公室龚勇、孙燕供稿)
编辑:何飞
责任编辑:孙炜王小芸
审核:董森
推荐阅读基层干部中央明确年为“基层减负年”
王沪宁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团审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