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吧,不知道兰州是怎么火起来了。难道是因为袁占亭的表?还是兰州新区?兰新二线?董小姐的烟?低苦艾的《兰州兰州》?总之从某瓣旅行小组,穷游小组上看,开始有了“组团大西北”“一起探究西部之美”“走近兰州”之类的帖子。反正我学不像文青的语气,文青的笔法。把兰州搞得过于神秘,好像又是苍凉了,又是江湖了,又是生命、心灵的洗礼了这种感觉,反正个人觉得是文青糟蹋完丽江,糟蹋完西藏后的下一个玩物。不过兰州的口号是“西北游,出发在兰州”嘛,能给兰州人带来实惠,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就如同某些网友所言,兰州就是座普通的三线城市。在现如今标签化的时代,兰州如同其它城市一样,都有着自独特或者不独特的标签,这就是城市的名片吧。每个人心里对兰州的标签各不相同,但也有着相同的部分。游客匆匆忙忙地来去,眼观耳闻的多是浮于表面的城市映像,只有住下来,才会发掘到这个城市的内在。当然这都是同一座城市留给不同人的感觉,无关对错,只在于对谁。
说到兰州,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楼下某县小吃旁边的兰州(牛肉)拉面。无数的兰州人在周围人的询问下,在有关兰州的问题里,已经无数次的纠正过兰州只有牛肉面,开兰州拉面的多是青海人。但我相信,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兰州拉面还是和重庆鸡公煲,四川麻辣烫,*大盘鸡,北京豆汁,天津煎饼果子……一起,或真或假的成为了一个地区的名片。所以,为了配合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兰州的不少牛肉面馆也与时俱进的改叫了兰州牛肉拉面,所以大家都赢了。
除了牛肉面外,兰州人很会吃,也很爱吃,更是很能吃。兰州的饭馆很多。看看兰州大街小巷的馆子,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口味。都说兰州人能喝,但正如所有中国人一样,喝酒是要有下酒菜的,能喝的另一面当然也就是兰州人能吃了。西北人的饭桌,牛羊肉当然是必备美食了。虽不如东部沿海地区吃的精细,但并不缺琢磨菜品的心思。
就拿羊肉来说,也是要挑地区的,甘南的羊肉,*的羊肉,宁夏的羊肉,膻味,肉质也是很有区别的。做法当然也是要看民族的,各有各的做法。一个羊可以有藏式烤全羊,蒙式烤全羊,手抓羊肉,手抓羊脖,烤羊脖,烤羊腿,烤羊排,*焖羊肉,胡辣羊蹄,酸辣羊肚,羊杂碎,烤羊头,烤羊肉,烤腰子…这也才是一个羊肉的做法。就是一个土豆,兰州人都能做出n多花样。所以兰州还是一座能吃的城市,吃货的城市,当然此中也包括不少人所说的一座能喝的城市。
当然,一般来说,在整个中国,兰州的存在感就和甘肃的存在感一样微弱。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一个近四十万平方公里的省份,有着和上海市差不多的人口,却还没有浦东新区的gdp高,只能和贵州轮流坐庄倒数第一,但看目前贵州的发展,现在更有稳坐倒数第一宝座的趋势。
兰州还是一座离不开,绕不过城市。兰州的小孩考出兰州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高中时期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鼓励大家考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留在兰州,就好像翻过皋兰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似的。所以,兰州人的同学,朋友散布全国各地,好处就是可以找朋友到处去玩~但归根结底,兰州还是有爸妈在,还是有家在,所以每年都要回来。回家还可以见到小伙伴,这大抵是最开心的事情了。所以无论怎么走,走到哪,兰州总是离不开,绕不过的城市。生活久了,其实在哪都是一样的,眷恋的只不过是这里的人和事,如果等到哪天,大家都离开了,那即使是兰州,也会让人感到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