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施雯通讯员钟佳菲
▲苕溪芦花飘,仓前羊肉香
苕溪畔的芦花白了。
溪水泛着金光,格外耀眼。
一片金灿灿的,还有村子里的水稻田。
羊锅村边的金色稻田
这个季节,空气中弥漫的是稻花香,还有不远处飘散的肉香。
又是一年仓前掏羊锅,这是杭州余杭葛巷村的老伙计们搬来苕溪村开店的第四年。
师傅罗玉华是羊锅协会会长,主要照料的是屠宰场,平时,协调各种事务的,是徒弟副会长周会根。
周会根的手机号码,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存了好几年。每次需要采访,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妥帖的帮你安排采访对象。
周会根和他的羊老三羊锅
一直以为,周会根只是协会的工作人员,直到昨天去羊锅村采访,我现场联系他才发现,原来周会根自己也是卖羊锅的,他在村里开了一家羊老三羊锅店。
其实,作为羊锅村的“新闻发言人”,他大可以邀请媒体宣传自家的店,但认识他这些年,他从没主动跟我们提起过自己开店的事。
小锅套餐菜色
周会根和其他羊锅店老板一样,都是土生土长扎根于斯的,他们为人很淳朴,虽然偶然有些脾气,但骨子里都是老实人。
中午有客人上门,如果是男同志,周会根会客气地递上烟。
在快节奏的都市餐饮中,是看不到这种很乡土的社交方式了。
而这种待客的方式让人特别亲切,因为我不管人多人少,是吃小锅还是大锅,都有种超级VIP客户的感觉。
周会根其实是个心细的人,比如院子里坐下吃饭,客人晒着太阳难受了,他会去及时调整遮阳伞的位置;茶喝完了,瓜子嗑完了,及时添上,自家腌萝卜客人都挺爱吃,吃完就给再加点。
烤羊排腰选羊肉最好的腰封位置
传统仓前羊肉都是一口老汤锅,加点生姜料酒白煮出炉的,因为市场上烤羊肉受欢迎,周会根还创新开发了新菜烤羊排。
做得多,说得少的他,因为我主动提出到他店里采访的关系,就和我多聊了些自己的情况。我这才知道,曾经是小小少年的他,有过一段艰辛的过往以及辉煌的岁月。
羊锅锅仔
从前的葛巷村,家家种田养羊,因为乾隆皇帝下江南在仓前掏过羊锅的历史,成了远近闻名的羊肉之乡。
小小的周会根从小下地种田、放羊,放羊还算轻松,但种田很辛苦,一年要种三季,一季油菜,两季水稻,一双腿泡在田里,叮满了蚂蝗。
不想一辈子当农民,想走出农村,出人头地。
凭着种田的一身力气,周会根去了临平上体校,后来入选了省体校。
到了城里上学,周会根开始炼的是长跑,后来转型练举重,当时整个人都是横向发展的,练了一身的肌肉。
那会儿,人生的目标就是入选国家队,今后有机会能为国争光。可惜,国家队落选了,他的理想最终没能实现。
“只能回家卖羊锅了。”周会根这样说的时候,分明眼神里还是曾经那个不认输的少年。
如今,周会根的儿子已经上大学,每年一半时间卖羊锅这件事,对周会根而言,更多的是一种谋生方式,毕竟爸爸还要供儿子读书和今后成家。
余杭仓前掏羊锅分大锅(6-10人)、中锅(3-6人)、小锅(1-3人)三种套餐。
套餐有青菜、土豆丝、黑木耳、萝卜条等搭配素菜。
主菜羊锅,掏的有羊骨、羊肚、羊肝、羊肠等杂碎,羊骨吸食骨髓,羊肚绵软劲道,羊肝脆嫩香滑,羊肠肥美。
还有一碗滑溜溜的羊血汤,没有丁点儿膻味,入口即化。
冷板羊肉
很多人最喜欢的是腰封位置的肉,它肥瘦相间,回味香甜;而大腿等部位的冷板羊肉,则是本地人的最爱。
还有女同胞最爱的胶原蛋白美容羊蹄,一盘冷切,满满地胶质感,好吃到停不下来。
羊蹄
多年来,掏羊锅一直延续全村统一菜色,统一价格的传统,一般从9月中下旬开锅,要一直烧到次年3月。
羊锅村不涨价已经很多年,但今年受市场影响,羊锅村中锅和大锅套餐的价格涨了。
今年,小锅套餐依然是元/桌;中锅涨40元到元/桌;大锅涨元到元/桌。
羊锅村门口有免费停车场。
不过,因为地铁5号线的部分开通,现在从良睦路站下车,打车15分钟就能到羊锅村,对于要喝酒吃肉的客人,这样出行会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