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学大师的婚恋逸闻上辜鸿铭偏爱小
TUhjnbcbe - 2024/10/6 17:12:00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维新巨子梁启超的檀岛奇缘

维新巨子,文坛泰斗梁启超,是和睦夫妻的楷模之一。梁启超17岁时参加广东乡试中举,主考官李端棻,爱其年少才高,将大其四岁的堂妹李惠仙许配与他,她与梁启超一起南归故里。梁家家境平平,小夫妻蜗居陋室,南岳天气酷热难当,而来自于官宦之家的这位京城大小姐,完全没有嫌弃梁家的贫寒,李惠仙极尽孝道,日夜操劳侍奉,深得梁家喜爱,在乡里也博得了贤妻良母的美名。

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开始了在东瀛十几年逃亡生涯,李惠仙成了梁家支柱,后两人在日本得以重聚。李惠仙温良贤惠,是梁启超生活和事业上的贤内助和知心人。年底,梁启超远赴檀香山办理保皇会,与一位侨商女儿何蕙珍偶遇,芳龄二十的何姑娘洋文极好,充作梁启超的翻译。两人结识后,何小姐广博的学识,不凡的谈吐,尤其对于梁公的著述如数家珍,两人相见恨晚,遂成忘年之交。数日后两人互赠照片与绢扇,梁此时陷入情网,几近痴迷,他陆续写了24首情诗,以记述对何蕙珍的赞美、思念和无奈之情,把对何蕙珍的深深爱慕融入诗篇之中。然而最后,理智战胜了情感,随着国内形势急剧恶化,梁公斩断情丝,毅然回国,虽然何蕙珍远渡重洋来重聚,但终于未能打动他的心。原本在年,伴随夫人李惠仙陪嫁过来的丫鬟王桂荃因为聪明勤快,平时掌管家中财政,而成为梁启超的侧室。

年,李惠仙因不治之症溘然而逝,而王桂荃又怀上了小儿子思礼,梁启超不再称其为“王姑娘”或“三姨”,改称其“小妾”。但是,梁启超所有的孩子对王桂荃的感情都非常深,他们管李惠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在李惠仙、梁启超去世后,留给了王桂荃9个孩子,这位极不平凡的小妾默默地照顾全家上下,在几十年来里把孩子们培养成9个科学家,并有三位成为院士。

二、国学怪杰辜鸿铭的恋莲雅癖

曾经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的清末国学怪杰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是悠久中华文化的捍卫者。然而这位自幼接受西方教育的怪人,在其思想和生活上却固守封建传统,不仅身穿长袍马褂,长辫披肩,他还有偏爱女人小脚的奇怪癖好。其正室夫人淑姑,出身名门闺秀,自幼缠就一双羊蹄般的小脚,辜鸿铭对此如获至宝,经常捏玩、摸嗅,爱不释手,这还是他写作灵感的源泉和万金油。每当他文思枯竭时,只要揭开夫人金莲小脚的裹脚布,用鼻子凑到小脚上嗅嗅,口中念念有词,啧啧称赞。顿时文如泉涌,落笔如飞,文章一挥而就,因此辜鸿铭把淑姑当做自己写作的“兴奋剂”。这位原配夫人,完全符合他理想妻子的标准:小足、柳腰、细眉、温柔、贤淑。

对于婚姻,辜鸿铭很主张男人娶小老婆,认为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他说男人是茶壶,女人是茶杯,一个茶壶肯定要配几个茶杯,总不能一个茶杯配几个茶壶。不仅如此,他还身体力行,这位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的怪杰,竟然娶了一个东洋女人吉田贞子做妾。贞子漂亮、温柔,只是大脚,他把贞子比作“镇静剂”,只要她与自己朝夕相处。辜鸿铭日后声言:“我的一生有如此之建树,原因只有一条,就是我有兴奋剂和安眠药(镇静剂)日夜陪伴着我。”辜鸿铭对这位日本娘子倍加呵护,专宠与她,一时被世人传为笑谈。年,爱妾贞子病逝,葬于上海外国人公墓。辜鸿铭亲题墓碑“日本之孝女”,并写诗以记其殇。

三、革命志士章太炎的旷世征婚

在古文字学方面卓有成就的国学大师章太炎因为“苏报案”而为世人所知。这个特立独行、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的婚姻也是与众不同。章太炎25岁时,母命难违,他娶妻王氏,尽管有了三个女儿,他却不承认是妻。36岁时,王氏病故,此后十年独身,由于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十分厌恶,在别人提亲时,他破天荒地在报纸上登广告公开征婚,他对择偶共有五条要求:


  一是限湖北籍女子;二是读过书,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三是属大家闺秀;四是双方平等,互相尊敬;五是不要缠足女子。如丈夫先死,可以再嫁;若夫妻不和,可以离婚。

这则惊世骇俗的广告竟然引起了轩然大波,被人看作是荒诞不经的奇闻,任何大家闺秀也不能接受这种离经叛道的征婚方式。直到年,来自浙江的女校校长汤国梨遇到章太炎,这位开明的女士说:久闻章太炎为革命闻人,早在清朝统治下就毅然剪掉辫子,创办《民报》,为革命坐牢,他的精神骨气、渊博学问都非庸庸碌碌之辈可比。同时在学问上可以随时指教自己,所以同意婚事。尽管他比自己年长十岁,并且其貌不扬,身无长物,也无怨无悔。

他们在上海哈同花园举行婚礼,包括孙中山、黄兴等各界要人名士二千多人云集一堂,证婚人是蔡元培先生。证婚书却是由章太炎自己用典雅深奥的古文写的,汤国梨女士也当场挥毫写下一首《隐居诗》,诗词意境高远脱俗,淡泊飘逸,有大家风范。在来客中传看,引得众口一词的赞美声。在与顶级文化名人结婚后,夫唱妇随,他们双双回余杭扫墓、省亲。正在两人蜜月之中,传来晴天霹雳,二次革命爆发,章太炎北上责问袁志凯,却被软禁北京。在识破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后,汤国梨不再坚持北上救夫,而是写信抚慰狱中的夫君。两人在三年中书信往来不断,她多次写诗寄托相思,安慰丈夫。为了生计,她先后到别人家里当家庭教师。汤夫人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措辞得体,不亢不卑,说到自己与章太炎的结合,她有八个字:“结褵一年,誓共百岁。”

四、国学泰斗王国维的两段婚姻

以《人间词话》和治学三境界而闻名的国学泰斗王国维,一共经历了两段婚姻。年,20岁的王国维遵从父命,与世代商贾的后代莫氏结婚。王国维14岁即以“海宁四才子”之首名震乡里,岳父对其赞不绝口,然而这位家贫的女婿却在婚后去上海《时务报》馆打工,开始了与妻子长达十年的“牛郎织女”生活。从他当年留下的词里,可以看到对妻子的殷切思念:《清平乐》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缸无限意,消得和衣浓睡。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王国维为了生计东奔西走,辗转南北,十年后回家时,已得到妻子病危的消息,十日后发妻仙逝,扔下了三个男孩。

王国维把孩子们托给继母叶太夫人照料,暂时回到他供职的学部,但他始终打不起精神来。虽然王国维为再娶的事情犹疑不定,最后还是重入围城,与前妻莫氏的表甥女潘氏喜结良缘。这位潘氏夫人一辈子辛辛苦苦、任劳任怨,为丈夫操持家务、养育孩子,是标准的贤妻良母。除了前妻的三个儿子,她又生育了八个子女,王国维一生不问家务,家中事无巨细,全归潘氏料理,是家中无可争议的顶梁柱。50岁时,一代国学泰斗投湖自尽,潘氏对前妻之子视如己出,一个个为他们操劳婚事,建立家庭。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这个不幸而又坚强的夫人在丈夫死后独自支撑着多子女的家庭,直到七十年代卒于台北。

五、文坛领袖胡适的情爱旧梦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胡适先生的感情经历颇为复杂,忽而温情暖暖,忽而生离死别,实在令人嗟叹不已。受传统“孝”文化深厚影响的胡适,自幼遵从母命,在14岁时与一个典型的传统小脚女子江东秀订婚,这次婚姻像一条沉重结实的绳索,紧紧拴了他一生。订婚后,胡适去美国求学,与美国姑娘韦廉斯一见钟情,爱的如醉如痴,而胡适解除婚约的要求遭到母亲斩钉截铁的反对,一对跨国鸳鸯最终无缘牵手。虽然两人在年重逢时重续旧情,但令人可敬又可叹的韦廉斯居然终生未嫁。胡适送她的一百余封书信,成了最为神圣的纪念。

年,胡适回国结婚,在与江东秀的婚礼上,充当伴娘的表妹曹诚英给了胡适心头一惊,曹正当妙龄,体段婀娜,黑眸明净。而胡适神采奕奕,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是无数闺阁少女的梦中情人。尽管他遵从于古板的婚姻习俗,然而两人最终于年陷入爱河,当时胡适在杭州烟霞洞养病,两人在这里度过三个月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神仙日子。西子湖畔,孤山脚下,钱塘潮边,两人缱卷难分。胡适终于在旧式婚姻外,闹了一场罗曼蒂克的恋爱。被爱情冲昏了头的胡适与江冬秀提出离婚。他在诗词中写道:“拆掉那高墙,砍掉那松树,不爱花的莫栽花,不爱树的莫种树!”然而,江东秀却是一个刚强的女人,江冬秀手持菜刀,毫无惧色:“你要离婚可以,先杀了我和你的两个儿子!”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地心茫然。自此,江冬秀成了传言中的河东吼狮,怕老婆的胡适揶揄道:“怕老婆的国度,将是更民主的国度”。

由此看来,江冬秀并非一个普通的愚弱女子,她办事泼辣,相夫教子,造福祖辈。能够与名震文坛的胡适博士白头偕老,她也是一位幸福的女人。而曹诚英心如死水,一度欲遁入空门,与胡适的爱情成了她一生中最美丽的一抹亮色。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大师的婚恋逸闻上辜鸿铭偏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