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夜经济,让陇原大地的夜间开始变得繁华和灵动起来。从吃购为主的夜经济消费,向文化、体育、休闲消费拓展。从单一延长商业场所营业时间,到一条龙体验式消费日渐风靡,特色网红打卡地渐次崛起,甘肃夜经济火了,夜生活美了。9月23日,记者从甘肃省商务厅获悉,自甘肃省商务厅加快夜间商贸服务业发展推进措施实施以来,全省各级商务部门进一步强化措施落实,加快推动夜间消费。各级商务部门结合特色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开展消费促进活动和美食节等,形成了一批高品质、多品牌、有特色,环境服务优良的夜间购物、餐饮聚集区。
建立保障机制为夜间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不得不说,陇原的夜经济已经变为普通市民不可或缺的生活一部分,从“调味品”变成“必需品”。
为了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兰州、张掖、天水、定西、临夏、陇南、金昌、武威等市州陆续出台促进夜间经济的政策文件,并适度安排专项资金扶持夜间经济。
兰州、天水、定西、金昌成立促进夜间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市县夜间经济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推进夜经济发展。
兰州实行“一夜市一管理机构”模式,明确每条夜市街区管理主体,建章立制,提出“九统一”经营标准和“四化”管理规范。
陇南已于9月初组成考察团赴重庆学习城市规划和夜间商业经济,对标经验,即将出台支持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
天水各县区狠抓基础设施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基本建成10条特色街区,累计投资万元,建筑面积多万平方米,日销售额达万元以上。
庆阳西峰区大力推进配套服务,累计投资多万元,用于环境改造和完善夜间商贸场所配套设施。
定西将美化街景设置的公共照明和装饰照明设施等非经营性用电接入市公共配电网,由各级财政承担相关费用。
打造消费载体形成夜间经济聚集区
华灯初上,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尽情享受夜晚美好的休闲时光。在发展夜经济方面,兰州一直都在领跑。
据了解,兰州已建成夜市街区33条,并根据夜市街区所处地理位置、目标客群、消费层次、购买能力和需求等特征,找准市场定位,重点打造两类夜市:以正宁路、兰州老街、十一街区美食街为代表的特色型夜市8条,主要以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打造老字号、酒(茶)吧、潮流服饰、珠宝古玩字画一条街等高品质特色夜市。以五泉老街、金牛街美食城为代表的创业型夜市8条,以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小微创业为目的,突出方便、快捷、经济、价廉等特点,划定固定经营区域,开辟以进城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自主创业人员以及大学生创业者为经营主体的小商品一条街、小吃夜市一条街、便民服务一条街等夜市街区。
截至目前,兰州市夜市街区营业面积已达25万平方米左右,经营户余户。根据口碑饿了么发布的“兰州夜经济大数据”显示:今年兰州夜宵外卖增长近五成,其中,23时后至次日5时的夜宵时段订单量占20.83%,兰州市民的夜间活动时间明显趋晚,后半夜活跃迹象更加明显。
从其他市州情况来看,庆阳西峰区以现有商贸综合体为依托,打造两大商业圈、6个街区、两个商业步行街,有效改造部分夜间经营小、散、乱等无序状态,逐步形成多业态消费和服务链条。
临夏部分商场、店铺延长营业时间,开展有规范的“外摆位”摊点,开设新鲜时令果蔬和自产自销农户摊位,繁荣夜间草根市场。
丰富夜间活动激发夜间经济新活力
为了推动夜经济的大发展,省内各市州都在策划别具特色的活动,以激发夜间经济新活力。
武威策划实施“点亮凉州”促消费活动,在凉州市场、台湾仕林不夜城组织开展深夜食堂美食节、灯光节演出等夜间主题活动,积极点亮夜间消费场景。
张掖借助赛事适时举办美食节、啤酒节等餐饮文化活动,把节会赛事活动向夜间延伸。
金昌每年7至9月打造“夜市购物节”,推动购物中心、大型百货商场延长营业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打折促销活动,活跃夜间消费市场。
创新消费模式增强夜间经济新体验
在创新消费模式方面,兰州、张掖、民勤、嘉峪关等地走在了前面。
兰州探索以夜市发展为平台,推动特色民俗小吃和优鲜食材等产品走出去,举办地方特色小吃品鉴暨甘肃好食材推介活动,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与北京西部马华餐饮集团就“甘肃好食材采购基地项目”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了新型的“基地+连锁配送+产品品牌化+目标商户”的供应链模式,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
张掖采取“多业态混合经营,分时段分类管理”的模式,将早餐、居民主副食品、日用消费品和居家用品、夜间消费等多种业态分时段混合经营,固定摊位和流动摊位合理搭配,销售商品分类分时段集中区分。同时,新乐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季节特点和消费群体需求,分类调整夜间营业时间,将所有超市的夏季营业时间延长至22:30,将学校周边超市的营业时间延长至23:30,将个别位于交通干道、方便停车的超市实行24时全天候营业。其中,甘州巷子美食城大部分商户营业时间延长至次日凌晨2点以后,日均营业额近20万元,夜间营业额占总营业额的60%左右。
民勤县建设苏武沙羊美食街,举办民勤县首届苏武沙羊节;组织名学员参加夜市特色美食加工培训班,重点培训羊肉泡馍、胡辣羊蹄等25个餐品的夜市特色美食做法。
嘉峪关加大商旅融合发展,依托特色文化旅游,开启“夜游关城”项目,推出特色门票有效期三天及嘉酒两市互享景区门票免费等政策,带动零售、住宿、餐饮业的夜经济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