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约有22年的时间不沾羊肉,甚至是嫌恶,闻到羊肉的膻味便避之不及。但近几年,我却成了羊肉老饕,稍长时间不食羊肉,整个人便难受的不行,仿佛犯了瘾。
果然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啊。
据说真正的老饕能分出两个县甚至两个乡之间羊肉味道的细微差别,而我这仅有3年“食肉龄”的起步者,自诩老饕,不是为专业,而是为贪食吧。
我人生的食羊肉之旅始于年夏天的乌鲁木齐,一帮刚大学毕业的毛小子,从浙江一起到了新疆,从素未谋面到异地他乡的惺惺相惜,在新疆农业大学培训时我们甚不安分,一安置好便不顾“规矩”偷偷结伴出门觅食。
恰好金马的表弟一家是当地人,温馨而热情的传统回族家庭,给了我们很多照顾,表弟做完礼拜,带我们到清真寺附近一家民餐吃饭,名字我已然记不清,店面不大,门口摆着一口巨大的黑铁锅,里面盛着刚炒好的羊肉手抓饭,黄澄澄的冒着油光,大块的羊肉嵌在米饭中,看着甚有食欲,进店坐罢,表弟给我们点了约莫30串烤肉,手抓饭、牛筋面、黄面、凉皮子,我们都是第一次到西北,从小吃食偏小而细,西北的粗旷在饮食的分量上先给在我们脑海打上一个大烙子,每个盘子似有家中炒菜锅的锅口这么大,羊肉串子也不是平日里在烧烤摊上的一口一串的“牙签肉”,每一串均匀地穿着6-8块大瘦肉,其中有1-2块油肉,烤时羊油滋滋渗到瘦肉中,一口吃下去,味微焦香,肉略弹牙,羊油和肉香在咀嚼中充满口腔,这是怎样一种味道啊,丝毫没有我嫌恶的膻味儿,我竟停不下口。二十多年对羊肉的偏见就在下口的一刹那烟消云散,那一刻我便成了羊肉的忠实拥趸者。
幸而我没被自己内心的偏见蒙蔽,“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一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汪曾祺老先生这句话可说的真对。
今日写文,找金马细询地址时,她表弟夸我们记性真好,说那家店还在,中山路附近,叫“喀德尔快餐店”。我是必须不会忘的,那可是我人生吃羊肉的起点,下次去乌鲁木齐,我要去再去吃一遍,或许能吃到当时咬下人生第一口羊肉时的心情。
谁还不能为自己所喜之物做出点儿啥疯狂之事呢,自第一次尝过羊肉之后,我便念念不忘,在新农大培训时日日想着出门吃烤肉,一日与金马偷溜出校园,到学校附近的“吾斯曼珍珠抓饭王”吃烤肉,俩人默不作声,一心吃肉,结账时告诉老板娘肉串子的数量,50串,老板娘都惊呆了。也是当年我俩都胃口好,消化能力强,如今再让我不喘不撑地吃50串大肉串子,恐怕是吃不消。
柯坪烤羊肉串那此后便有了一段段“羊肉之谊”,好似于我的好多朋友们来说:对于阿冰,没有什么是一顿羊肉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再来一顿。
我在有“全疆羊肉之最”美名的县城柯坪住过一年,那真是吃肉的黄金时代啊,烤肉串、羊肉拉条子、烤包子、馕包肉、馕坑肉、恰玛古炖羊肉、手抓饭、烤全羊……大快朵颐时佐一碗砖茶,或者是每家店自制的酸奶用以解腻,真是快意难言。
柯坪是南疆戈壁滩上的一小片绿洲,人口甚少,土地盐碱居多,家家养羊,羊肉以肉质鲜嫩,无腥膻味入国家地理标志,许是吃羊肉的起点较高,虽不是从小吃羊肉长大的天生羊肉食者,我也稍能吃出一些分别来。
绵羊要更肥,适合做烤肉、馕坑肉之类,山羊清炖羊肉汤更好喝,特别是6-8公斤的小羊羔子炖汤,喝起来有一股子奶香味儿;恰玛古炖羊肉汤比萝卜炖更好吃,萝卜味会稍稍盖掉一些羊肉味,但恰玛古甚至会给羊肉增一份清香;铁签子串肉不如红柳枝串肉好吃;南方的羊肉腥膻味稍有些刺鼻,西北的羊肉膻味要稍柔和一些;尉犁县烤全羊很有名,最近在纪录片《人生一串》的第一集看到的阿布都烤全羊,几年前我吃过,本地的青旅老板使劲儿地夸,味道确实可以,但我们尝了之后一致认为,纯论起羊肉来,没有我们县的羊肉好吃,老板不服气:“你们哪个县啊?”“柯坪县”老板不作声,喔,那确实。
恰玛古炖羊肉说起“羊肉之谊”来,如今我能想到,我喝的最暖的一碗羊肉汤,当属昆仑哥的雪夜热汤,前几年冬天下第一场大雪,我这南方人等雪等得太久了,雪一下便拉着豪仔追雪,雪极大,一望无垠的戈壁滩白茫一片,天地一色,让人久久驻足,后因大雪封路,无奈返程,恰巧昆仑哥电饭煲里炖着羊肉,邀我们去喝汤,我冻僵的手捧着滚烫冒着热气的汤,听外面雪簌簌落下,仿佛时空静止,就想停在第一口热汤从喉咙吞下,浑身一暖的那一刻。
情谊最重的羊肉,当属王龙的烤全羊,我离开柯坪时,王龙说我下次再回,一定以烤全羊招待,当我一年后再次踏上柯坪的土地,王龙专门找了一个大师傅,提前烤下一头11公斤的绵羊,6个人吃一头11公斤的整羊,可谓情谊重,任务更重,烤全羊与烤羊肉还是不同,整羊在馕坑里烤,极考验师傅的功力,出炉的全羊,表面浮着一层酥皮,光口齿撕扯那微脆又有弹力的酥皮就能让我回味许久,可不争气的萍儿吃完回到住处,一下车便将胃里的羊肉吐个精光,更别说第二天早起去艾尔肯家骆驼舍喝新鲜挤出的骆驼奶了,但我喝到了,即使前一天撑得一晚上没睡好,早上太阳刚出,我便挣扎着开车去艾尔肯家喝鲜奶,在吃东西这一方面,也算是比较有毅力了。
烤全羊最自然而然的羊肉情谊,让我相信陌生人之间的善意。夏天闷热,我和豪仔带着狗开车到村里玩水,不料车轮陷在较松软的河床,几个路过的陌生维族男人见状,立刻脱鞋下水帮我们把车推出河床,并盛情邀请我们到村子深处喝羊肉汤。一圈柳树围起来的空地,边缘搭着露天柴火灶,村里人养的山羊,放在柴火灶上炖出了奶白色的羊肉汤,味道极醇厚浓香,聊天才知那几个阿达西是县上学校的老师,汉语说的很好,喝汤闲聊,或放出音乐就能即兴跳一曲维族舞,一下午过得很快,两只狗都被羊肉喂地心满意足,后来我再没喝到过如此汤色纯白的羊肉汤了。
还有许多关于羊肉的故事,喀什夜市5块钱一个羊蹄子,老板会给流浪汉免费喝汤;佳慧时常将打包回家的烤肉过油煎一遍,吃着也别有一番风味;回浙江后,家里一个商场附近有个和田阿达西摆的烤肉摊,是我解馋好去处,阿达西每次都让我自己挑部位,现串现烤,浓浓的碳烟气能把我带回新疆的某个街头;兰溪的白切羊肉,羊皮半透明,一口下去似在吃皮冻,蘸干椒酱油醋正好,我常常晚上开车去兰溪一个镇子里吃;好多次为了吃阿恰的烤肉,开车来回百来公里,甚至遇上沙暴;专门去西安重新打卡那些年因为不吃羊肉而错过的羊肉泡馍,味道甚佳,就是太撑肚;也曾一个人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从喀什到和田,吃了一路的沙尘,专门为了尝一尝和田有名的玫瑰花烤肉……不说了,说多了越发的馋。
和田玫瑰花烤肉近日入秋,浑身冷的难受,要是能一来碗热乎的羊羔汤,便是最大的心足。
这两天,内蒙的朋友小芦说他父母给他往浙江寄了两只羊腿,约大家一起尝一尝,我已经提前进入期待模式,还没吃过内蒙的羊肉呢,一口下去,涌进口腔的,除了肉香,一定还有草原常年盘绕的风,丰茂的水草以及牧羊人悠远的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