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是一张城市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品位和形象,也是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为了落实省住建厅印发《城市管理执法领域助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文件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添繁荣城市烟火气息。市执法局第一支队主动作为、多措并举,支持利用城市公共空间举办了金刚寺美食节、夫子庙夜市广场、天猫理想城啤酒花园等主题消费活动。
静谧夜空下的“轻享受”
傍晚,位于领航星宸天猫理想城的啤酒花园广场上小型驻场乐队表演给市民带来全新体验,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情怀的“静、雅、美、潮”品饮风格得到市民们的广泛认可,啤酒花园每晚座无虚席,成为夜生活游客的“香饽饽”。精酿啤酒、新鲜水果、蛋糕饮品成为食客餐桌上的标配,现场氛围清新雅致、人头攒动,啤酒美食让人垂涎,火热的夜间经济随着夏日的温度一同升高......二大队执法员多次到现场巡查,与负责人沟通要求做好噪音管控、环境整洁、交通顺畅、疫情防控等相关保障,宽严相济,助推“夜经济”蓬勃发展。
▲
充满人文气息的啤酒广场
▲
二大队队领导协调对接
▲
二大队执法员强调做好市容相关工作
舌尖味蕾下的“烟火气”
夏夜的风中,阵阵香气扑鼻而来。热辣鲜香的“周润发”羊蹄、滋滋翻滚的小海鲜、让人垂涎的串串……夜幕下的夫子庙美食广场,烟火四溢,活色生香。“一天的营业额怎么样?”“每天产生的垃圾有没有及时清理?”……这是五大队执法人员例行巡查最常说的话,督导夫子庙夜市周边环境秩序,引导摊贩有序规范经营,以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护航榆林“夜经济”。创文正当时,标准化管理后的“二街”现如今干净有序、停车规范,之前长期“占领”二街摆摊设点的商贩经过执法第一支队与庙街商业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多次协调都已被规范至夫子庙美食文化街。现如今的夫子庙便民疏导点现有夜市小吃档口80个、民族特色餐厅5户、商户50户,解决了近千人就业问题,其中包括很多困难群众。年,榆林夫子庙步行街被认定为省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做到了兼顾“商贩的肚子”与“城市的面子”双融合。
▲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人头攒动下的“消费潮”
6月初,执法第一支队支持了由金刚综合市场申请设置,经榆阳区经贸局备案同意的为期15日的美食节活动。在筹办前期,支队安排专人对设施的搭建和功能区的设置提出要求和标准。活动中,支队主要领导多次到活动现场,对疫情防控、消防安全、环境卫生,停车秩序等提出改进意见,对现场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要求立行立改,确保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该美食节共吸引了美食商家32户,儿童游乐22户,文玩玉器19处,流动摊贩35处,市场原有商户31户,经营从业服务人员共余人。据不完全统计,6月10—6月12日,活动三天共接待游客消费人员3万余人,营业收入32万余元,同时带动市场原有餐饮、副食等门店营业额30余万元。
▲
美食节活动现场
下一步,榆林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第一支队将继续提升城市服务治理水平,通过探索合理利用规范公共空间等有效措施,进一步规范夜间经济发展,搞好管理,做好服务,打造具有“烟火气”的消费氛围,为榆林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贡献更大城管力量。
作者:刘元超本报记者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