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马山县多山,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该县就开始养殖黑山羊。到了马山你会感到马山拥有“中国黑山羊之乡”这个称谓的名副其实:这里每一个山头深谷都遍布温顺的黑山羊,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线;这里不少农户发家致富都与黑山羊有关,农民朋友靠山吃山有“钱途”;这里不管是宴请外宾还是农家亲朋聚会都离不开一套别有风味的菜肴——黑山羊肉,让慕名而来的宾客回味无穷……
早在年,广西中医药研究所的专家考察了马山黑山羊的生长环境及品种资源后,对其药用价值作出了肯定,测定出羊胎素等主要药物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的山羊品种。
年3月,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马山县设立了全广西区唯一的“马山县供港澳活羊中转场”,专供马山黑山羊出口港澳等地。据广西经贸部门历年统计,在全区出口创汇农产品排序中,马山黑山羊位居前列。该县黑山羊年均销售量达3万多只,主要销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产品供不应求,是该县名特优产品的拳头品牌。
马山黑山羊的发展得到世人的认可。年,该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注册“南宁黑山羊工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计的“黑山羊”商标已依法受到保护,并向中国品牌保护中心和国家质检总局申请“中华品牌——马山黑山羊”、“马山黑山羊原产地”标识,将“马山黑山羊”列为国家级知名品牌进行评价、保护。
年6月,正式获得中国特产之乡推荐评定委员会授予“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县”称号。年正式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授予“马山县黑山羊原产地”标识。至此,马山黑山羊品牌走出南宁,走出广西,叫响全中国乃至世界。
马山黑山羊因全身黑毛,生长发育快,板肉厚满,皮毛质软细小,瘦肉率高,肉质鲜嫩,味美膻气少,香甜可口,营养价值高等独特之处,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及港澳台地区享有较高声誉。是专供香港的优质山羊品种。
马山黑山羊耐热耐寒,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养殖范围颁布全县各乡镇,现存栏5万多只。
马山黑山羊是以沙能奶山羊及隆林山羊为父本,与本地母羊进行杂交改良而得的,其主要特征为:羊群黑毛率92%,生长发育快,周岁体重大(23~30公斤),肉质细嫩,味美膻气少,繁殖率高,年屠宰率达50%~53%。
黑山羊成年公羊体重可达35~50公斤,成年母羊25—45公斤;公羊l2~l5月龄,母羊8月龄即达到性成熟,即可作为种用。商品羊养殖1.5~2年可达50~75公斤,即可出栏上市。
马山黑山羊耐热耐寒,产肉性能好,适应性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目前,该县饲养黑山羊的农户达2.31万户,占全县9万多农户的25%左右,饲养量达15.3万只。今年1—10月,全县销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各国和地区的黑山羊达6.6万只,为国家创汇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48%。
为确保“养殖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快黑山羊产业化工作的决定》等政策,着力打造黑山羊品牌,力争到年出栏黑山羊达25万只,把黑山羊产业做强做大。
黑山羊肉不仅味道鲜美,还是济世良药。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为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药。
由于羊肉含的钙质和铁质高于猪肉、牛肉,所以吃羊肉对肺病,如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和贫血、妇女产后无乳、气血两亏及一切虚寒症最为有益。
在广西黑山羊肉吃法有羊肉涮火锅、羊肉扣、红焖羊肉块、红焖羊蹄等。若将羊肉与其他食物或中药配伍,就成为食疗药膳,更能起到防病治病、滋补健身的功效。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