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江南风物丨西风起,羊肉香
TUhjnbcbe - 2025/5/3 18:36:00
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原作者:谢玩玩

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要说《世说新语》里我最佩服的人,不是嵇康、桓温那样流芳百世、自有骨节的英雄人物,而是桓温的幕僚——罗友。

罗友此人后世声名不显,却是个千载难得的奇人。他记忆很好,东晋永和三年(年),曾随桓温平蜀地,灭成汉[1]。回建康(今江苏南京)后,相王司马昱问起成都情况,“蜀城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罗友对答如流。因人家问一句,他立马就能抛出答案,回答太不假思索,司马昱和桓温心里便起了疑,觉得罗友是在胡编乱造。谁知让人把簿册拿出来核,某事某物,和罗友说得完全一致,“曾无错漏”,顿时满座叹服[2]。

这样的才干可不是谁都能有,只可惜,罗友早年仕途一直不很顺畅,原因无他,行事太过散漫——后世提起魏晋风流,大多要赞名士们不拘礼法,仪态自然;但细考史书,很多人看似言行不羁,其实仍要顾全家族声誉,仍要汲汲于名利富贵,与其他时代,没有什么不同。但罗友不一样,他是真真正正不为任何虚名挂心的人。

南宋马远《诗经豳风图卷》局部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饭,罗友便趁天色未亮之时,去往一户人家,在大门口施施然坐下。主人开门,抬头猛见一人端坐,吓一大跳,几次定神,才看清这人乃是罗友,便问:“罗郎君大清早来访,有何贵干?”罗友看人家一眼,老老实实回答:“听说你家今天祭神?我来讨一顿饭吃。”神情坦然,仿佛只说今日天气甚佳。主人被他震住,最后竟真给了他一顿饱饭。罗友吃饱喝足,洒然而去,深藏功与名[3]。

清佚名《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

他后来为谋生去桓温府上做事。有天桓温设宴送人,罗友不请自来,坐了很久才走。桓温心里奇怪,把他叫住:“你是有什么事要向我汇报么?”罗友缓缓摇头:“我早就听说白羊肉好吃,但一直没机会尝。人家说今天席上有这道菜,我就来了;现在吃好,没什么事做,就准备走了。”了无惭色,极其平静,竟叫桓温计较也不是,不计较也不是,拿他没奈何[4]。

因他行事奇诡,往往出其不意,所以人家说他痴[5]。可都云罗友痴,谁解其中味?羊肉是真好吃。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苏州西边的藏书镇,明清时羊肉就很出名了。最开始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卖,人家见这羊肉好吃,口碑慢慢做起来,藏书周家场(今苏州市吴中区藏书镇兴奋村)有个叫周孝泉的人,便在光绪二十二年(年)开了第一家堂吃羊肉店,叫“升美斋”。民国时,章太炎还来吃过呢!

元赵孟頫《二羊图》局部

弗利尔美术馆藏

深冬时节,细雪簌簌落在身上,笼着手进老字号——那时候的老字号多,什么“老义兴”,“老协兴”,“老源兴”,“新德和”,“老庆泰”,各有各的特色。无论进哪一家,才坐下便有跑堂殷勤问。先上一盘羊杂碎,让客官你暖暖身。悠悠吃几口,细雪薄霜消融,身上有了些热气,却见面前已有了一份羊肉羹饭,细碎肉丝儿铺在饭上,汪汪汤汁儿慢慢浸下,连忙拿起筷子拌,“呼呼”炫几口,背上一层汗,好[6]!

元佚名《百祥衍庆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羊肉汤也好。放养的山羊切成几大块,旺火烧开,加盐慢熬,到肉烂味浓后,拆骨上桌,却见汤汁乳白可爱,羊肉香气直扑脑门。捞块羊肉干吃,没什么膻味儿;要再蘸些调料,膻味儿就更淡了。

南宋陈居中《四羊图》故宫博物院

要是想吃羊本来的鲜美丰腴,就选清炖。咬一口,肉肥泡而鲜,放冷了尝,依然鲜美、不膻——这可是顶打顶的真好羊肉,不必用孜然、辣椒这些香料掩盖气味。

清徐扬《姑苏繁华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藏书镇的羊肉好,够嫩,“一刀切下去,会有血水滋出来[7]”;且还是现杀、现煮、现吃,滋味鲜嫩,可想而知。只放一碗盐水蘸着吃——这是藏书羊肉最早的吃法——就已美味,何况现在还有红烧、脆皮、爆炒、烧烤不同吃法,羊肉水晶糕、清蒸羊肉、清蒸羊蹄、羊肉芦粽许多品类,四五十种吃法,任君挑选!

元朱玉(传)太平风会图局部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藏

不过,无论哪种吃法,煮羊肉,都得用木桶烧。

为什么非得用木桶?原理说不清,只知道从前藏书善人桥塘湾里有个人叫姚木碗——倒不是真叫木碗,只是他靠制作木碗为生,久而久之,人们便叫他木碗罢了!

有一天,姚木碗上山砍木头,却见有棵树下坐着两个鬓发全白的老人,一张棋盘摆在粗壮的树干上。他是做木碗的,对这种好木头自然会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风物丨西风起,羊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