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骨头,啃它
想要吃得尽兴,互动感强,烧烤里有种难对付的——骨头。
骨头烤起来非常劳神费力,烧烤师傅根本没工夫跟你唠叨;吃起来费力,噬骨狂人只追求释放的快感。当扯下最后的顽筋,嗦掉手指上的油星,啃光的是生活的压力,获得的是一整夜的痛快。
烤羊蹄儿
宁夏滩羊的幸福生活,是吹着小风,畅游天地;吃中药草、喝矿泉水,经常还跑跑步健健身。可一旦被运送至银川——回民聚集的塞外之地,把他们吃个通透的当地人,会告诉你一个让滩羊压力倍增的做法——烤羊蹄儿。
银川的烧烤江湖,竞争最激烈的,是宵夜阵地,怀远市场。烹饪羊蹄儿,行家里手,谁都不服。烤羊蹄儿,不需要太多调料,只需三种:孜然、辣椒面和盐。各家不同的孜然粉,最见功力。而羊蹄儿,作为食材本身,其重要性自不必说。老师傅们挑羊蹄儿,只要火燎的,坚决不要图省事儿火碱的。甚至骨头的大小都会影响烧烤的味道,这种认知修为,一般人很难达到。
处理骨头的细微讲究,最能看出一个西北刀客般的烧烤师傅的段位。豁开羊蹄儿,藏在指缝间的白色毛囊,就像十香软筋散。看似无害,后患无穷。再费功夫,也要去个干净。穿羊肉时候要顺着肉缝里穿,上下来回跑动着穿,烤的时候不容易掉,也更容易熟,调料的味道也更容易渗进去。羊吃肋巴鸡吃皮,羊的肋巴是最香的。
这方寸之间的销魂操作,即便出一本秘籍,你也未必学得会,料理骨头,就是这么跳跃。羊蹄儿卤过之后再经烤制,是软烂表皮再次恢复弹性的过程。在介于焦与糊的微妙瞬间,以最快速度离火,卤羊蹄儿就摇身一变,成为了解馋单品——烤羊蹄儿。若是烤羊排,则也有其微妙之处。先大火锁住水分,待肉色变深,转为小火,均匀撒上烧烤“三宝”:孜然辣椒面和盐。再慢慢翻转,使其入味儿。
如果烤羊蹄儿还不够解馋,那烤好的羊排,绝对让你过瘾。啃羊蹄儿的时候,最好放弃矜持,变成一个被饥饿冲昏头脑的纯粹的人。皮的滋味儿,筋的弹性,烤得焦香,卤的回甜,会让你忘记整个世界。眼里只有一条连着骨头的大筋,旋转、跳跃、无极限。非逼着你一口撕扯下来,狠狠咀嚼,再灌下整杯冰啤,打一个心满意足的“嗝”,才算舒服。看着剩下的一条光溜溜的骨头,才能最终心如止水。如果你啃的是羊排,那最好带着一些仇恨,把它想象成生活中的敌人,心无旁骛地撕咬,目不转睛地咀嚼,全力以赴,彻底征服,才不枉对抗中的口水淋漓。
写在最后
想烤好骨头,没有多年的经验,恐怕是烤不好的。曾经的少年,随着岁月的流逝,技艺精进的同时,两鬓也逐渐斑白。生活从来都是无情,好在我们有美食作伴。老炮儿烤骨头,烤的是压不垮的脊梁骨;食客啃骨头,靠的是崩不坏的大门牙。
面对生活的硬,我们怎能服软?舔舔手指,抹抹嘴唇,骨头骨头,再酌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