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新冠疫情之初,因为接受了中国的帮助,蒙古国决定向中国赠送3万只羊以示感谢的事情么?没错!经过一段时间的“养膘”,这3万只羊早已经膘肥体壮,迎来了风味最佳的状态,向我们交接这些羊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
提到羊肉的最终去向,蒙古国方面还表示了非常想把它献给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得十分英勇顽强的英雄的湖北人民,英雄的武汉人民。这么一说,就刚好让人想到,大家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北方人才爱吃羊。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作为走过大江南北的我们,决定用这次机会,向大家展示在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中国人们都是怎样把“羊”吃出花样的。
从东北、到华北、再到大西北,羊作为一种食材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之高,可比山珍海味。但吃法相对单一,味道的变化,全凭羊肉本身的品质和风味,烧烤是最常见的吃法,还有北京的涮羊肉、山东单县的羊汤、陕西的羊肉泡馍、内蒙的烤全羊等等。而且据了解,为了向中国人民赠送最好的羊肉,蒙古国决定出专款,专门统一收购羊最好产地,也就是戈壁地区的羊群。这也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宁夏引以为豪的“盐池滩羊”,这种堪称“肉中贵族”的羊,便是生活在以盐池为代表的具有特殊光、热、水条件的干旱半干旱及荒漠化草原区,更是不由得让人对这次的3万只羊充满期待了!
话说回来,比北方人更会吃羊的南方人,平日里都是怎样享受“羊肉料理”的呢?接下来就带大家感受一番,太饿的话就别往下看了!
北平的文学家和美食大师梁实秋说过,“南方人吃的红烧羊肉是山羊肉,有膻气,肉瘦,连皮吃,北方人觉得是怪事,因为北方的羊皮留着做皮袄,舍不得吃。”这点上,现在看来其实是南方人赢了!因为带皮的羊肉明明口感更丰富,满足感更强!光是从江浙沪地区来看,这个实打实的吃羊大户就有很多花样。江苏南通有红烧海门山羊、太仓有双凤肥羊大面、上海崇明有红焖崇明羊肉、浙江嘉兴还有酥羊大面。
当然,这其中最有名的还是苏州的藏书羊肉,在没有暖气的江南,这一口热气的羊肉,就是当地人过冬的底气!离苏州不远的东山镇有独特的本地绵羊品种“湖羊”,这是一种移居江南的北方绵羊,不同于南方山羊的口味,通过清炖白切红烧的做法,和北方豪放的烧烤涮锅比起来,又别有一番柔婉风味。
穿越湖南湖北,这里的崇山峻岭中,人们为了便于保存食材,发明了腊羊排骨、熏羊等做法,将视线放到名声在外的贵州羊肉粉,在遵义,虾子羊肉粉一直都令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但其实很多第一次来吃的人都会对这碗羊肉粉产生疑惑,没错,碗里没有虾千万不要找老板吵架,因为“虾子”其实是遵义的一个地名,虾子地区的居民喜欢选择思南县一带产的矮脚山羊,肉质细嫩,腥臊味少,做出了一碗一吃难忘的羊肉粉!
继续向南,中国人民吃羊的花样还在继续,有千年历史的四川简阳羊肉汤在巴渝地区是家喻户晓,而到了云南,丽江的厨师们会用羊骨头、羊肉和草药做汤底,然后端上各种涮料,包括羊肉、羊蹄、羊腰、羊杂等等,在高汤锅中简单一涮,就有神仙味道!到了最南端,海南东山羊从宋代开始就享有盛名了,曾经还是朝廷的贡品,如今更是与文昌鸡齐名,成为海南的四大名菜之一,在椰林海风之间,椰汁羊肉、白切羊等肉质肥嫩,口味清淡,更是一种全新的味觉盛宴!
蒙古国的3万只羊,还要经历30天的隔离检疫,再通过汽车运输运到在二连浩特,希望这些大家早日吃上这批风味不错的羊,记住和蒙古国人民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