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八月吃鱼鲃鱼
TUhjnbcbe - 2020/10/26 10:13:00
确诊白癜风诱发的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1104/4509793.html

八月吃鱼----鲃鱼

鲃(巴ba)鱼?是什么鱼?资料是这么说的:鲃鱼,也称为“斑鱼”,背青有斑,无鳞,尾不歧,腹有白刺。鲃鱼酷似河豚,虽个头显小,但味美却在伯仲之间,所以在王鏊的《姑苏志》中,把它和河豚归入了一个条目:“斑魚似河豚而小,味亦腴。”珠江流域及长江流域的鲃鱼是河豚的一种,与河豚无区别,通常为暗纹东方鲀的未成熟体,一般无*。原来鲃鱼和河豚是亲兄弟,苏州地区习惯把养殖河豚鱼称为鲃鱼。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诗中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可以看出吃河豚鱼是在蒌蒿满地芦芽短的春季,怎么吃鲃鱼就在八月秋季了?其实这问题也困扰了我这老烹好久,查阅大量资料,总结出一二。

其原因之一:吃河豚是从“秋天的彼岸吃到春天的彼岸”,也就是当年八月下旬至来年的二月下旬(农历)每当新年过后,食客蠢蠢欲动,河豚料理也迎来一年之中的最旺时期。当然,那是在日本,中国野生河豚鱼早就明令禁止捕捞和食用了。所以,八月吃鲃鱼也只是可以开始尝鲜了,不错。

其原因之二:前文已说,鲃鱼是养殖河豚(暗纹东方鲀)未成熟体,河豚成熟时间是农历十月至一月中间的这三个月,河豚即将进入产卵期,其肉色之晶莹、肉质之鲜美都达到了极致。未成熟的河豚就是十月之前的秋天了,所以八月吃鲃鱼,正好。

其原因之三:民间早有"秋天享福吃斑肺"的谚语,鲃鱼贵在肺,"鲃肺汤"也可以叫做"斑肺汤",是用鲃鱼的鱼肺、鱼肉和鱼皮入鸡汤烹炖而成。在桂花开时形成鱼汛,花谢则去无踪影。斑鱼肝入馔,早在清代就在江南地区极为盛行。八月桂花香,吃碗鲃肺汤,合适。

鲃肺汤要想味道鲜美,食材很重要,首选江南一带水域的鲃鱼,而鸡汤则要用散养农家老母鸡炖制。其次烹饪技术也重要,将鲜活的鲃鱼宰杀好,把清理出的鱼肺和鱼肉,放清水中撕去黏膜、浸泡去血污,再将它们分别切成两片放入碗中,锅中加入炖好的鸡汤,放火腿、笋片、烧沸,将鱼片、鱼肺放入,撇去浮沫,稍加焖煮,调味,加豆苗点缀。汤色纯清,斑肺金*,肥嫩不腻,入口即化,豆苗碧绿,人间难得美味。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有关于斑鱼菜肴的记载:“斑鱼最嫩。剥皮去秽,分肝肉二种,以鸡汤煨之,下酒三份、水二份、秋油一份。起锅时加姜汁一大碗、葱数茎以去腥气。”

鲃鱼一般无*,河豚有*。河豚种类很多,肉味鲜美,但眼睛,血液,卵巢,脾等均含有*素,其*性稳定,不易破坏。一旦发现河豚中*症状,医院抢救,中国民间流传也有不少的解*方法,如:食用生茄子,内服乌贼墨;羊蹄叶捣汁喝;爬山虎煎服;马兰草(全株)煎服等等。

鲃鱼与河豚一样,遇到危险也会鼓气。当鲃鱼遇见敌人的时候,就迅速地冲到水面,张开大嘴使劲吸气,鲃鱼的腹部皮肤比背部的皮肤松弛,而且长着刺。它的肠子前下方与胃相连的气囊就充满了气体,腹部就随着膨胀起来,刺就立起来了,让敌人没有下口的地方,只好放弃,鲃鱼的肚皮膨胀只是它自卫的手段。人们把河豚捕捞上岸的时候,总是看到它的肚皮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活像一只刺猬。

八月,枫叶红杏叶*,好吃的东西很多。秋高气爽,来江南吃两条鲃鱼也不枉又过一个美丽的秋,鲃鱼可以家烧,红烧,*焖,白汁,奶汤,甚至可以刺身,吃法随意。我还是以一首诗词宋代王之道的《南乡子》结束全文:

南乡子

春霁柳花垂。

娇软轻狂不待吹。

圆欲成球还复碎,谁为。

习习和风即旧知。深院日长时。

乱扑珠帘入坐飞。试问荻芽生也未,偏宜。

出网河豚美更肥。

欢迎点击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月吃鱼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