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吃羊肉的季节。羊肉的肥腻、热性正好用来贴膘御寒,它的膻味也显得没那么重,而且气温寒冷很适宜贮存。
小时候,一副羊、半扇猪,冬天再冷心里也踏实。羊和猪都放在没有生火的房间里,冻的很结实,要吃的时候砍下几块来就好。羊排吃手抓,其它地方带骨头的*焖,羊头煮麦子,羊蹄卤来吃,每一部分都最大限度地发挥满足食欲的功用。
好的羊肉膻味不浓,肥而不腻。祁连山下河西走廊自古是牧羊的好地方,很久以前月氏人占据此地,水草丰美,牛羊遍野,更兼占据西域往内地运送玉石的关口要地,生活过得相当不错。他们被匈奴冒顿单于赶到帕米尔高原以西后,匈奴便在这里横行。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卫青等又将匈奴逐出河西走廊,赶到漠北,通往西域的道路这才打开。匈奴歌道:失我祁连山,使窝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这里的羊几乎都是放养。每当用这里的羊肉招待客人时,主人总会说一段话:这里的羊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中草药,拉的是六味地*丸。不过,这个形容好像在很多地方都有听到。
去过*和内蒙深处,也吃过那里的羊肉,膻味较重,做法诡异,不到三天就不想再闻到羊肉味了。很可能是吃得太多,各种菜里(包括面片里)都有羊肉的缘故。再好的东西顿顿吃也受不了。
羊肉的做法很多,清炖、烧烤、*焖,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的做法。我始终对清炖情有独钟,炖的时候只放生姜和少量花椒,出锅后沾着盐、就着生蒜,美味至极,吃几块肉再喝点羊肉汤,简直飘飘欲仙。
清炖并非只适合用来做羊排,纯肉也是可以的。曾以为南方很难吃到好的羊肉,到四川一个小县城才发现,卖羊肉的很多,而且都是切好的纯肉。如果是一个人去吃,就给你舀一碗,佐以干碟和泡菜,吃完暖暖和和地去上工。如果是几个人去,就称一斤,萝卜蔬菜米饭挂面都免费,也吃得很好。不过,羊肉不能是纯瘦的,得肥瘦相宜,切成薄片或条状,以前只喜欢啃骨头的我也能吃不少。
《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伤,五劳七伤。”清炖然后吃肉喝汤应是能最大限度发挥羊肉功效的。
对于一次吃不了两斤以上羊肉的人来说。羊肉并不适合一堆人围坐在圆桌上吃桌餐,无论手抓还是烤全羊都不合适,桌子转一圈肉便凉了,而吃凉的羊肉是遭罪也是暴殄天物。
最佳的做法还是三五人一道,电磁炉上汤锅中羊肉片上下翻滚,每人面前摆着两个碗,一碗蘸料一碗羊汤,刚开始大快朵颐,七成饱后缓缓涮肉涮菜,间或咪一小口(姜汁可乐?枸杞茶?)。窗外大雪纷飞、冰天雪地,屋里暖意融融、谈笑风生,时光就如温性的羊肉稳稳向前。
去年本想写一系列的东风江湖考,专写这个小地方餐饮各支的发展历程,才只写了烧烤篇就没能再继续下去。如今,在不准退伙和不准聚餐的双重夹击下,这个江湖已是风雨飘零、哀鸿遍野。江湖不再人还在,总要有个出口。三五人在家中的羊肉汤锅就是度过凛冬最好的出口。
如果你家今天要炖羊肉,记得喊上我哈。
荐一篇:迷失清水镇
上一篇:我做了一个梦
韩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