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年,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HK)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27年后,长飞把光纤光缆铺向了世界,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产销光纤光缆近3亿芯公里,连起来可绕赤道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光纤预制棒供应商、全球第二大光纤及光缆供应商。长飞公司招聘启事请戳文章底部“阅读原文”。
叶画创始人刘义桥接受香港文汇报采访。俞鲲摄
芭蕉叶上层峦叠翠的山水,菩提叶上生气灵动的花鸟,绿萝叶上纤毫毕现的人物,荷叶上苍劲有力的书法......武汉叶画创始人刘义桥的工作室里,近百幅叶子上都绘制了精美的书画,不论是小到巴掌大的叶片,还是大到近两米长的芭蕉叶上,油画、国画、水彩、工笔等各种画风跃然叶上。
刘义桥的家俨然是一个神奇的树叶王国,墙上挂着大小不一的各种树叶画,或人物肖像,或飞禽走兽,或精妙国画,或艳丽油画,一幅幅画面令人称奇。连桌上摆放的瓷瓶都以叶子作为装饰,栩栩如生的人像在翠绿色叶子的衬托下,更加灵气逼人,衣带翩跹处依稀可见树叶细腻的纹理,分明是一片真实的叶子被镶嵌在白釉之下。
刘义桥作品
一花世界一叶如来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幅相同的叶画。”刘义桥利用树叶形状构思而成的画面各不相同:《女娲补天》中,绿萝叶天然的花纹,造就了五彩石与卧佛,而手绘女娲双手捧起的,恰好为叶片的残破之处;《小狗》中,利用梧桐叶天然生成的轮廓,绘就小狗的双耳,树叶天然的纹路则与小狗浓厚的毛发融合在一起,只是看就仿佛有了毛绒绒的触感......
刘义桥介绍,这种叶画艺术突破了传统“方框画”的约束,以叶为“纸”,利用叶片自然的形状、色彩、经脉、褶皱、破损等随类依势作画而成。它运用特殊颜料在经过防腐、防霉、防干等处理后的叶面上绘制,达到人与自然共同“创作”的境界,是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艺术再现。
首创叶画多年琢磨
“叶画”出生于年,那时的刘义桥无意间发现落在地上的树叶,形状千姿百态,色彩变幻万千,灵感一动:在叶上作画!绿叶是大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美的化身,它形有千姿百态,色有千差万别,经脉纵横,纹理错落,美妙至极。绘画载体的突破为刘义桥打开一扇崭新的艺术之门,他搜集来各种各样的树叶,对叶子的轮廓纹理欣赏琢磨,痴迷之态犹如欣赏价值连城的艺术品。
“即便我不画,叶子本身也充满了美,里面有肌理纹路,有山有水有树有人,什么都有,留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刘义桥说,他生怕一动笔反而破坏了叶子自有的美感,只好把心爱的叶子收藏好,时不时就拿出来把玩观察。有片叶子刘义桥足足看了半年之久,突然福至心灵,找到灵感,方才将脑海中的画卷下笔绘出,如今这幅画保存已超过20年,虽然对叶子处理的工艺不及如今完善,但那份浑然天成之美仍使刘义桥将之视作心头好。
刘义桥表示,在*叶凋零时,以艺术的形式将它们的生命永久延续,这是其创作起源,也使得叶画作品具有自然观赏性、艺术观赏性、不可复制性、环保性和永久收藏性。
刘义桥作品
漫漫寻叶记
如今,刘义桥已琢磨出卷轴画,叶画可以随意弯曲便于存放,经过加工的叶片形色万千、经年不腐,细心观赏自然神韵诱发叶画人的灵感。可二十年前,刘义桥还在为找寻一片可供作画的树叶把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为完善让叶片长期保存的方法绞尽脑汁反覆实验。
决定尝试在树叶上作画后,刘义桥开始搜集身边的各种叶子,道旁的绿化树、公园的稀奇品种,甚至连绿叶蔬菜都被他试了个遍,可都未找到令他满意的“纸”。
湖北神农架林区以原始森林保护好、植物种类繁多闻名,于是,刘义桥骑小摩托上山寻叶。正当刘义桥带一大箱从未见过的新树叶满载而归时,却赶上了暴雨倾盆,雨水将他的喜悦浇去了大半,他一边担心树叶样本会被雨水浸坏,一边小心翼翼地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不料在转弯处一打滑,小摩托冲出路面,翻倒在地,刘义桥摔得鼻青脸肿,满箱的叶子也四散在地面,跟泥渣污水混在一起......刘义桥满身疲惫地回到家,清理完一箱烂叶子,无奈地发现仅仅挑出一张可以作画。
外省采叶,路途遥远,来往耗去不少的路费和时间。千辛万苦采回后的叶片更要急于制作,消*保鲜,筛选分类,工作量极大,数以千计的叶片制作,就把人累得腰酸背疼,眼花缭乱,但这些对叶画人来说是苦中有乐。最后刘义桥选定热带及亚热带的广东、广西、西双版纳、海南及东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叶片大、叶质佳、耐腐性强、内质上乘、容易制作。他发现可以使用的树叶种类其实很多,大到芭蕉叶,小到橡胶树叶、紫荆花、榕树叶、羊蹄甲等都可用来作画。
五年始成型
在树叶上写字作画并不是新鲜事,唐朝书法家怀素和尚就曾在芭蕉叶上练字,但因为树叶容易腐坏,书法作品都没能流传下去。
同样,对刘义桥来说,将树叶长期保存也是他的一大难题,处理树叶既要收水又要保湿,使之在干燥的环境中不枯裂,在潮湿的环境下不吸水。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刘义桥夫妇没有专门制作叶画的地方,只能在家“倒腾”。原本温馨舒适的小家逐渐变成腐叶遍地的“沼泽地”,堆满叶片,气味难闻,两人的朋友都不愿意往家里来。经过5年左右的研究改良,刘义桥才琢磨出卷轴画,叶画从此得以随意弯曲便于存放。
此外,作画的颜料也非常特殊,油彩颜料、水彩颜料、水粉颜料等全都不行,必须用矿物颜料。刘义桥说,之前尝试过许多颜料效果都不好,某次见别人在亭台楼阁墙壁作画,才选择矿物颜料。“水色相间、不可过半”,在水与色的平衡间,使得作品完成后,看上去是油画一般一层层堆叠,实际上却非常平整,成为叶画的独到技艺。
“不管用什么纸作画,都要砍伐树木,而叶画只需要枯叶,经过10多道工序处理的枯叶具有可保存性。”刘义桥说,树叶完全来自于纯天然,所以叶画还具有无与伦比的环保性,是真正的“绿色艺术”、“环保书画”。
刘义桥作品
方圆文化天人合一
创作叶画的同时,刘义桥也斟酌出了自成体系的“方圆文化”--万物皆为方圆,万物皆也为方圆,方可以变成圆,圆也可以变成方,方圆互变就是问题的解决之道。
方圆文化是叶画的创作来源,凭借这个源源不断的思想之泉,刘义桥摆脱了大部分画家会遇到的创作瓶颈。他表示,未来想把大部分重心放在“方圆文化”,希望它会成为人们看世界,处理事情的一种方法。
叶画从根本上突破了人类绘画界传统“方框方画”的格局,产生了“内圆外方,方圆结合”的视觉效应,让人在叶与画的有机结合中强烈感受到叶中有画、画中有叶、叶外无画胜有画的三维境界。叶画从叶质上通过作者不同的手法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从技法上巧借各种绘画之手法,可还原国画、油画、水彩、水粉、工笔、漫画等风格,并形成了叶画艺术的独特竞技。
“树叶本身就是有生命的东西,在树叶上作画,体现出的是一种原生态、生命灵性的美,这一点在纸上和油画画布上,都是表现不出来的。”刘义桥介绍,叶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绘画艺术,古人把多彩的画面和谐地与树叶的自然美融汇一体,营造出别具韵味、灵秀自然的艺术作品。
■香港文汇报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