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课的缘故,一周时间都是素食。每天都是米饭和素菜,自助的形式,虽然是一群业余的大厨做的,但味道已经不错了,至少比我上学时候吃的舒服。虽然是素食,但油水还是很大的,有鸡蛋、豆腐,各色的蔬菜青菜,营养倒不至于跟不上。一连吃了六天,不觉得有多辛苦,甚至有些喜欢这样的伙食了。
这和我想象中的素食不大一样,在我的印象中,素食就是萝卜白菜,缺油少盐,寡淡滋味,一碗玉米糊涂,一碗素汤面条,我已经充分做好了吃斋的准备,盘算这权当是减肥了。但到了现场,却发现和我想象的大不一样,如此丰盛,自助索取,所以就很满意了。
对于主食,我向来也是不挑剔,米、面均可,一直吃米饭也可以,一直吃面食也可以,这六天,主食天天顿顿都是米饭,也不是多么反感。后面的几顿,增加了小馒头,我下意识地吃了两餐馒头,忽然想到已经好多天没有吃面条了。
每顿的饭菜之外,还有一碗紫菜汤,味道很寡淡,象征性地喝一碗,这一顿就又解决了。吃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忽然想起当年鲁提辖说的:嘴中淡出鸟来,想来也是这种滋味吧。随即又想到,回家了一定要吃一餐面条,烩面、捞面、卤面都行,游子的思乡,很多时候是味蕾的记忆,故乡食品构成的记忆,储存在脑海中,储存在味蕾上,成了思乡的一个由头。
最后一餐是当地东家做东请的,上的有肉,有海鲜,总算是动了荤腥。一位学长说,来一次不容易,总得让尝尝粤菜的风味,尝尝海鲜的味道吧。
进餐厅的时候,菜已经上齐了。我大致扫了一眼,没有凉菜,全部是热菜。可能是因为岭南天气温热,凉菜容易变质的缘故,广东人是没有吃凉菜的习惯的,这一点和北方人的习惯不一样。北方人的凉菜,各有巧妙,尤其以河南人的凉菜最为拿手。河南人的凉菜,佐料要加五料水、红油、蒜末、姜末、香葱、香菜、白芝麻、香醋、生抽等,伴出来的凉菜,色泽鲜亮,味道可口,也算是北方菜肴的特色了。
我看了一下,上的菜肴有白灼虾、炒鸡块、干豆角炒鸡杂、土豆丝、清蒸扇贝、炒粉等,中间放了一个瓦斯炉,上面炖着一小锅汤,汤里有玉米、青瓜和鸡肉、鲍鱼壳等,看来这是今晚的主力菜了。
等来宾坐定,果然,大家都是先盛的汤。有人作势欲帮我盛汤,我婉言谢绝,说自己来。起身盛了一碗汤,用汤匙舀了些放入口中,呀,好烫。汤看上去不热,其实是表面有一层明油,起到了保温的作用,其实很烫的。夹了一块肉,尝了一口,吃出是鸭肉。鸭肉的纤维粗,表皮的毛孔大,很好分辨的。又吹吹,喝了口烫,嗯,味道鲜美之极,还有一丝甜味。甜味是玉米煮出的味道,鲜味则是老鸭和鲍鱼炖出的味道。老鸭炖的很烂,味道在熬煮中都释放出来了。广东人讲究老火靓汤,讲究煲汤,看来是名不虚传。香港的电视片里,老有一句对白说“我煲了汤给你喝”,其实是一种幸福,一种爱意,个中滋味,只有喝了广东人的汤才会了解。
一碗汤下肚,又盛了一碗,这次我盛的都是鲍鱼。我把鲍鱼放在口中咀嚼,是鲍鱼天然的味道,比我们平时吃的鲍鱼味道更佳,鲍鱼虽然是肉,却没有纤维组织,吃了也不会夹牙,这也是此物的妙处,以至被人追捧。
汤喝到中途,服务员又加了半盆汤,并端来了一大盆青菜。服务员介绍,这个汤煲了几个小时,真正的老火靓汤,懂行的都是要喝几碗的。把青菜放在汤里煮一下,然后捞出再吃。青菜吸油,把汤的精华都吸进来了,再加上青菜本身的鲜味,实在是妙不可言。看过刘德华演的《桃姐》,刘天王在吃饭的时候,只点了一条鱼和烫青菜,交代连生抽都不让放。想必那样的青菜,肯定没有我们这次吃的老汤煮青菜好吃。
一餐饭结束,除了对这个汤感兴趣外,其他的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次日,返登。至登时,已经是傍晚快六点了,和王诗人一起去耿庄的某饭店就餐,吃的羊蹄、煎包和羊肉烩面。羊蹄个子较大,是辣口的,除了辣味乏善可陈;包子两元一个,个大如掌,我一口气吃了三个。烩面是小碗的,12元一碗,吃到了十几粒羊肉,也算是良心烩面了。多天没吃面食的缘故,一碗烩面我一口气吃完,再看王诗人却剩下了大半碗。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面食是北方人的乡愁的构成,一碗烩面,足以安抚我孤独的胃了。
薛明辉您的打赏,鼓励我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