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角度,
不一样的风景,
不一样的地理内涵,
斗一校园地理摄影大赛优秀作品等你来欣赏
斗门一中“地理实践力—校园地理图片”摄影大赛优秀作品新鲜出炉了,此举是斗门一中地理科组为提高同学们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提升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熟悉学校的一草一木,增进对美丽校园的热爱而开展的一次活动。从参赛优秀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斗一学子每日游走在斗一美丽校园中,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依然用他们那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了富有地理内涵的美丽风光,体现了斗一学子不同一般的地理实践力,为斗一学子点赞。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作品对你有所触动,欢迎留言,为同学们加油点赞。
1
号
作
品
NAME
作者:李咏怡
班级:高二(16)班
摄影时间:.7.14下午17:01
摄影地点:斗门一中篮球场
地理内涵:图中云的分类为透光高积云-鱼鳞云。冷空气下沉到地面受热,空气中的水汽蒸发,相对湿度降低,气压升高,云层也升高形成连续的晴天,这样的云层一般出现在秋天。拍摄这张照片是因为当时的天气很宜人,秋风阵阵,太阳像一颗篮球一样进入篮筐,让人忍不住就想与同伴打上几球。
2
号
作品
品
NAME
作者:李林
班级:高二(16)班
摄影时间:年11月13日凌晨5:30
摄影地点:男生宿舍窗口
地理内涵:图中左上角为“金星合月”。“启明星”金星和月亮正好运行到同一经度上,两者之间的距离达到最近。而夜空中的云属高积云,云块较小,轮廓分明,常呈椭圆形、瓦块状、鱼鳞片或水波状的密集云条,常成群、成行、成波状排列。很高兴能在光污染少的斗一看见星月童话般的天空。“我们都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得有人仰望星空。”祝愿斗一学子们一路披星戴月,创造出自己的星空!
3
号
作
品
NAME
作者:杨彩玲
班级:高二(16)班
摄影时间:周六放学
摄影地点:校门口天桥、运动场工地一侧
地理内涵:斗门一中建立在*杨山下,校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植物,在山坡上种植了许多树,有利于水土保持,绿色植物的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可以将土壤牢牢地抓住,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4
号
作品
品
NAME
作者:吴宇鑫
班级:高二(16)班
摄影时间:.11.:13
摄影地点:斗门一中地理园
地理内涵:丹霞山地区,由于流水、风力等侵蚀作用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与奇石,其中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被命名为丹霞层。地理园平平无奇的丹霞山模型,在俯于地上的虫子眼中,却是那么地雄伟,那么壮观!换个角度看世界,世界会给你不一样的惊喜!
5
号
作
品
NAME
作者:吴宇鑫
班级:高二(16)班
摄影时间:.11.:12
摄影地点:斗门一中地理园
地理内涵:星图中心的是靠近北天极的北极星。北极星不是固定不变的,现阶段指的是距地球约光年的恒星——勾陈一。古今中外,北极星都在为人们指引方向,让人们既能勇敢地踏上征程,又能安全地回归那片深爱的土地。在漫漫学海中,我们也应该明确方向,才能顺利地抵达胜利的彼岸。
6
号
作品
品
NAME
作者:邹丽柔
班级:高二(19)班
摄影时间:年1月11日06:45
摄影地点:明德楼
地理内涵:那几天的斗一早上的朝霞都好美好美。朝霞的形成是因为太阳光遇到了空气中的分子和漂浮于空中的微小颗粒,就会立即产生散射,使得空气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变成了可以散射的光源。朝霞映在钟楼上,给钟楼披上一层朦胧雾纱,钟楼上方还依稀看得到朦胧的月亮。“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起的斗一学子也能见到美丽的朝霞。超喜欢钟楼!为钟楼打call!
7
号
作
品
NAME
作者:*皓南
班级:高二(19)班
摄影时间:年11月14日
摄影地点:未名湖堤
地理内涵:本片摄于年11月14日,太阳直射点已在南半球,但还未达到南回归线,所以北半球依然日渐短昼渐长,太阳斜射,此时的夕阳*昏是最美的。当日正值斗一校运会,下午放学后我走在未名湖堤,虽初到斗一未久,但内心却被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所牵绕,看到如此夕阳美景,便举起手机,拍下了一张。
8
号
作品
品
NAME
作者:卓子岚
班级:高二(4)班
摄影时间:4月1日、4月8日
摄影地点:图书馆前
地理内涵:白/红花羊蹄甲:属于豆科植物,花萼为佛焰苞状,花大,花瓣为白或淡红色。原产于广东印度等地,花期一般为3-5月,四月正值花季。喜爱温暖、温润、阳光充足的环境,因此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常见。适合在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内生存。不仅在斗门一中随处可见,外面道路两旁也种植了许多白/红花羊蹄甲,作用大多用于路边、水岸边、墙边的栽植观赏。
9
号
作
品
NAME
作者:邓昊然
班级:高二23班
摄影时间:4月24日13:10
摄影地点:斗一人工湖
地理内涵:湖泊具有着繁衍水生生物、调节局部小气候、改善区域环境等重要作用,是陆地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是湿地的一种类型,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斗一的学子而言,人工湖畔更是是同学们休憩、放松的好地方。
此外,地理科组将在《处处留心皆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