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有着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像极了那个“迟来的春节”
无论是工作返乡还是游玩归来
想必都有些想念咱周口的味道了吧走,一起去尝尝咱周口这些不靠环境和噱头吸引食客凭着几道拿手硬菜就能横行江湖的隐世小馆/
01.
周项路上这家“地锅鸡”,等2小时才吃上隐世小馆丨周项路上这家“地锅鸡”,等2小时才吃上,值!(点击跳转)继上次隐世小馆,探访淮阳临蔡大块鸡,这次我们再出趟远门,驱车半小时即可到达的美食,地锅鸡。看见这个掌控着四个土灶地锅的后厨师傅没,他就是店里的大老板,掌握着店里的核心科技——地锅炖鸡子。要说来这儿吃饭点菜只能用豪放来形容,就看见啥点啥,看不见的都在店里面写着呢。特色地锅鸡88元一份,地锅鹅两吃25元一斤。在等鸡子的时候千万白忘了先来一份炸河虾,用烙馍这么一卷,吃着板正类很。02.
凭一道水煮鲶鱼在“河北”干了17年凭一道水煮鲶鱼在“河北”干了17年,跑公里就为了来尝尝!(点击跳转)聊起“郑新义河北第一家水煮鲶鱼”,那得从中州路老店说起,中州路上一干就是17年,至于有多火?来,让老板说:“附近的居民、三高学生,远到周口各县、初一十五来市里赶集的庄稼人,总之来咱这吃鱼的哪人都有!”
16年能够坚持下来的,也是不容易了,问问老板有啥诀窍没?回答也实在:“活鱼,咱只做活鱼,量也足,这些年我一直不断的研究做法,一锅鱼上桌,光料就几十种嘞!”话说这满满一锅才是个小份40块,大份也才标价60,看得到的实惠~03.
荷花市场附近26年大盘鸡店荷花市场离开了近5年,但它附近这家26年大盘鸡依然络绎不绝!(点击跳转)老板姓王,今年50多岁,做大盘鸡26年了。对于制作大盘鸡有着自己独到的经验,王大哥说,九四年的时候,周口还没有做大盘鸡的,自己在周口算是独一份儿。这26年来,大盘鸡的口味儿不断的更新改进,有时候是自己琢磨,有时候也会根据食客的反馈进行调整。
和其它店里的大盘鸡比起来,王记大盘鸡的盘子很有特点,算不上精致却很豪迈,满满一盘端上来光看份量,就让人瞬间燃起了战斗力~04.建设路上一碗“祖传老式烩面”建设路上一碗“祖传老式烩面”,老周口咋就好这一口?(点击跳转)说起烩面,周口人最有发言权,没桌子高时就跟着长辈去烩面馆。小乐作为周口土著,见证了不少烩面馆子从旧到新,从无到有,再好的店小乐也吃过,但是建设路上的这家“杨东老式烩面”,一吃就是十几年。杨东老式烩面跟现在清汤的新式烩面不一样,特点就是油大!老式烩面的汤不是很白,微微发点褐色,看起来也更厚重一些。吹开表面的油汤喝上一口,滚烫滋润。烩面吃起来不是那么滑溜,但更挂汁。再点上些麻辣羊蹄儿,鸡爪、牛肉和各色凉菜,这么一搭配,那真叫一个得劲儿!05.
人民路上吃了16年的老山西面人民路上吃了16年的老山西面,一直对老板有几个误会~~(点击跳转)一直以为老板是个山西人,直到跟乔老板(德林叔)聊了之后,才解开心中的误会。与其他的传统面馆不同的是,老板一开始就不做面,一直是个闲职,最大的功能就是收钱,跟顾客拉拉家常,偶尔陪着喝两杯~期初老板子承父业,在河北水泵厂工作,下岗之后,04年开始干这个店。这十几年,在周口做山西面的来来走走也不少,能够坚持下来的,还真是不多,问了老板有什么诀窍没,老板的回答更是实在。“咱类面也不是多优秀,不是说什么一吃忘不了,就是个家常味,我工人出身也不咋懂什么经营,也没有那个理念,方式、方法,开个多大的店,弄多少加盟店,就是把这个小店给守住,但是也不能落后,什么时候老顾客来了,都得让大家认这个味~~”06.光荣路上一碗祖传3代羊肉汤光荣路上一碗祖传3代羊肉汤,老周口驱车30公里来喝。。老板今年已经50多岁了,谈起自家店的历史,他说最开始是爷爷在干这行,到现在已经快年了,光手里的这把刀就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老家是郸城的,最开始在郸城干过几十年,后来到周口发展,一开始在周商路上的铁道南沿路东,然后挪到文明路黑白厨房干了有12年,02年开始挪到光荣路,这一干就是到现在了~光荣路,周口人眼里的美食天堂,每季都有新饭店开张,老馆子退市。但能在光荣路坚守几十载以上的老店,都有自己独特的精髓和秘诀,三香斋羊肉汤就是如此!一进门斗能看到灶上的大锅“吊”着奶白色的汤。这家店羊肉汤可以称得上一绝,每天都是现熬的羊汤,用羊骨,羊肉最少要熬制5个小时以上。老板说,熬汤的手艺可是上辈儿留下来的“秘方”,精华都在那口汤里!煮好后的羊汤还得继续在锅里用文火“吊”着,保持温度,以便客人随时来都有滚汤。07.
关帝庙旁串串香胖老板成了活招牌隐世小馆丨关帝庙旁串串香16年挪4个地,胖老板成了活招牌~(点击跳转)十几年前搁周口,串串香那叫一个火啊,满大街都是串串摊儿。最初这家店在杏和堂旁边摆摊,几十来张小桌子,座位和菜品都要靠抢!后来挪到周家口印象门口,第三次在河提桥头。直到3年前,在关帝庙街里租了一间门面才算安稳下来,后来因为老板吃嘞胖,来这吃饭的都喊他胖子,索性就改成胖子串串香,好认!别看店不大,但食材的花样可真不少。常见的丸子、土豆、菌菇,有!不常见的掌中宝、鱿鱼、福袋也有!整整四层货架被摆得满满当当,而且没有一个是重样的。虽说串串在周口并不算什么稀罕物,但是店内特制的芝麻酱那叫一绝!08.八一路上干了19年差点失传的五香鸡隐世小馆续丨八一路上干了19年差点失传的五香鸡,今晚!安排!(点击跳转)说起五香鸡,还要感谢一位吃货乐友的询问,如果不是他,小乐差点就忘了这位老朋友。没错!就是那个电业局门口的鑫诚小吃,现在很多人都找不到了!去了好多趟,一看门头不见了。都以为老两口不干了呢。虽说是搬了家,但这位置还真是不好找。听说有不少食客都在劝老板:“叔叔、阿姨,你们可不能关门啊。你们一关,我们都吃不到这味道了”。你要问这五香鸡有啥魅力,能让人这么恋恋不忘。小乐只能说是那种“甜如初恋”般独特的口味,再加上口感酥烂、软糯,老少皆宜,肉香从鸡皮渗透到鸡骨头,还有19年的坚持依旧。
09.
西大街飘了36年的卤肉香馋了周口几代人西大街飘了36年的卤肉香,馋了周口几代人,来晚就没了~(点击跳转)师高卤肉到今年已经36个年头了,早上十点下午四点出摊两次,卖完就收摊儿,几十年都这样。每天四五点开始忙活,四个小时煮一锅,把肉洗净,老汤烧开,放料包,听老爷子说这料包可是上辈儿留下来的“秘密”,肉的精华都在这里。前从猪拱子后至猪尾,外肉内脏,都在这口锅里,拱子、脸肉、耳朵、猪蹄、猪心、猪肝、大肠样样俱全,每天还没出锅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小火焖煮,等到汤汁的味道完全融入进肉中,那香气是真的扑鼻,看着就直咽口水,这可都是下酒的好菜啊!10.西大街传承40年老手艺西大街传承40年,消失10年的老手艺又重现!(点击跳转)说起这手艺,可谓凉粉简单,故事难讲。当年的西大街名噪一时,做生意的都往这挤,人人都想来支个摊儿,孙师傅和媳妇儿一合计,推个架子车,这凉粉生意就做起来了。小摊儿这么一摆就是30年,在西大街不敢说人人都知道,但吃过的人也不在少数了。就在10年前孙师傅不在了,家里几个孩子也有各自的工作,随着孙师傅的去世,凉粉摊儿也搁浅了......谁曾想10年后的今天,这凉粉手艺竟被一位58岁的老大哥重新拾起来了!老大哥叫李国福,说来跟孙师傅可有着不少渊源,作为孙师傅儿子的老伙计,打小就在凉粉摊上帮忙,时隔几年,终于接过了这份手艺,开了第一家店。这整块儿的凉粉晶莹剔透,用特制的长刀,切成细长均匀的条状后,装碗,放调料。冒尖儿一碗的凉粉浇上蒜汁、醋、香椿汁、香油、芝麻酱、辣椒···酸辣的味道和爽滑的口感,一份才5块钱!解馋、开胃!搅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翻上来,翻下去,颜色格外诱人好看。沾满汤汁的凉粉吸收了汤汁的美味,呲溜一口吃下去,鲜香的口感瞬间溢出。
11.
倔老头走街串巷32年走哪“香”到哪叫哥翻脸!周口倔老头走街串巷32年,一锅茶叶蛋走到哪“香”到哪~(点击跳转)今天这隐世小馆介绍到这儿,这位叔的美食,可不是你想吃,就能吃得到的,得“遇”~卖茶叶蛋的这个叔,今年50多,年纪不算大,但个性的很。头次见面小乐喊称呼句,哥,人家一听立马不愿意了,喊啥哥,白喊我哥,俺卖茶叶蛋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几岁呢!白看叔个性,卖的茶叶蛋也个性!1块钱一个,坚决不涨价。要他说,他的茶叶蛋跟别家不同的是,吃的都是回头客。白看一个小小的茶叶蛋,光配料都有二十多种!他一般早上四点多就开始准备了,茶叶蛋在上摊子之前要在卤汤里炖几个小时才入味儿,就是这样一锅深褐色的汤,让鸡蛋越煮香味越浓郁。最后给大家赋诗一首吧!
《致我们的十一长假》
我曾跨过山河大海,只为看人山人海;
你曾宅家吃喝躺睡,肥肉增长好几倍;
他曾喜提加班需求,熬到孤单又白头。
还有知道你们没看够,往期隐世小馆它来喽~
这12家『隐世小馆』等一开门,我想第一时间去吃!
(点击蓝色小标题,均可跳入相应文章哦)
/
有事就找小乐
微博:
乐服周口抖音:
食在周口法律顾问:
河南颖滨律师事务所王留祥
/
如何找到我
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小乐的推送
记得加星标哦
你点的在看、分享,我都认真当成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