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线路为潮惠古驿道文化线路
惠州古城的“东坡”记忆惠州是坐落在潮惠古驿道上的一座古城。一座城市的文化根性,来源于千年的人文积淀和历史的丰沛砥砺。惠州,具有年文明史和多年建城史,名人辈出、文脉悠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彩的文化传统构成了它的城市内核。
多年来,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深刻的思想、迷人的人格魅力,对惠州的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问汝平生功业,*州惠州儋州”。惠州,对苏东坡而言,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而苏东坡之于惠州,绝不仅仅是那多首诗词、散文和序跋等,也不仅仅在于“苏堤”和苏迹。“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清代诗人江逢辰一语中的,把苏东坡带给惠州的历史文化自信表露无遗。
惠州
目前在惠州,与苏东坡有关的泗洲塔、王朝云墓、六如亭、东坡井、元妙观、古城墙、九龙潭摩崖石刻、冲虚观、九天观、罗浮山东坡亭、酥醪观、朱明洞、会仙桥、罗浮山摩崖石刻群等,已被确立为文物保护单位。沿着潮惠古驿道文化线路到达惠州,亦可亲身感受苏东波当年豁达乐观的情怀,体验一番东坡文化为惠州这座城市所留下的记忆。
泗州塔
惠州古城墙
羊蹄岭古道的“运输”记忆在岭南的古道中,不但有贯通南北的古代交通主干道,也有沟通东西的道路网,其中的代表就是羊蹄岭古道。
羊蹄岭位于今天广东海丰县赤石镇与梅陇镇的交界处,属于南岭支脉之一的粤东莲花山脉,因为山峰形状类似杨桃瓣,俗称杨桃岭,在清代被改称为“羊蹄岭”沿用至今。据文史专家吴莆田的研究,尽管时光漫浸,草木滋长,羊蹄岭古道至今仍有约15公里连贯的、宽窄不一的遗存。
羊蹄岭古道
羊蹄岭古道并非羊肠小径,路基路面的铺设既有就地取材的鹅卵石,也有不惜工本的长条麻石,而在地势险要处,则由山间巨石铺成。最宽约两米的路面,显示其作为古代闽粤交通史上最为悠久的官道,以及粤东海陆丰乃至潮汕诸县通达广州的必经之途的应有气象。如今,羊蹄岭遭受历史的洗礼之后,已经断壁残垣,但仍旧承载着岭南古道昔日的记忆。
羊蹄岭古道
大埕所城的“海防”记忆大埕所城,古称大埕所。位于饶平县东南沿海的所城镇。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四门建城楼,四角各建敌台",为千户所,是明清闽粤沿海的*事要地,后住民多以晒盐为业。所城城廓为方形,现四城门基本完好;东、北两面城墙尚存,西、南城墙己残缺;城中保存了三街六巷的基本格局,旧时的衙堂、城隍、祠宇、戏台错落其间。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所城。
大埕所城
在"大埕所"东南部有一处奇特的建筑,两层结构,古朴屋脊高出周围其他房屋。这便是城中的明代古驿站,在当时*治、*事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传递官府文书或*事情报人员中途食宿、换马的场所,印证了"大埕所"当年的关键*事地位。
据有关资料记载,"大埕所"所处的东里半岛,是潮州府沿海咽喉门户,因此成为倭寇入侵潮州府必欲攻陷的*事目标。"大城所"管辖上里、高埕、大港、柘林四栅三十村,是当地抗倭指挥中心,一旦失守将威胁潮州府安全。是故,朝廷多次派员增援,如派大将戚继光、部将王凤山、都司傅应嘉、总兵俞大猷、闽参将张元勋、部属王如龙等前往杀倭平敌,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故事。
一个个文化碎片,拼接古代历史的细节。在寂静的时光里,行走在岭南古驿道上,去收藏文化的记忆,去发现千百年历史过往不是一瞬,更是一次启程。
来源
南粤古驿道网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往期精彩好文推荐,点击题目即可查看:
▲七月半,潮汕人除了家里要拜拜,还有什么习俗?
▲绝美视频
带你感受青澳湾的美
▲潮州有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潮汕人你知道么?
▲央视《航拍中国》—以俯瞰视角,聆听广济古桥的如歌岁月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侨批!除了“银圆”附身还诞生众多潮汕俗谚
▲除了李嘉诚,还有这位潮商也和汕大渊源颇深
▲福老话就是潮汕话吗?这可要从闽人移潮的历史谈起
▲汕头桑浦山下这个村落哺育了名噪一时的“广州第一家族”,近期后人回乡祭祖
▲潮汕男女都爱吃的益母草,透露出潮汕族群的“信仰食用”
▲难得一见!这些辛亥革命中的汕头埠珍贵影像,你知道是在哪拍摄的吗?
▲你知道,铁骨素心兰是潮汕哪个地方的市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