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的羊蹄
我常常在恍惚中回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地方,每一处都留有我深情的记忆,无所谓大地方或是小地方,只要能从心头时常涌起,便是好地方。
“张三烧烤”,这名字是我起的,皆因为我在一个遍赏丁香花的春末路过这里,耳机里正放着《张三的歌》:“虽然没有华厦美衣裳,但是心里充满着希望......”抬头时一片人间烟火入鼻入眼,见招牌上有“张”字,于是在心中嘟囔出了“张三烧烤”。
身处西北,但凡入夜时分,总不缺品味烧烤之处,之所以常念“张三烧烤”,因为我的父母经常会在早间傍晚时散步路过那里,更因为每次回家看望父母或是离家时,那马路对面都能看到这家小店。
还有的,便是这里的烤羊蹄。
记得初来这里,因为醉酒,腹中饥空,于是在老友的引领下来到这里。进门便闻到了很浓的胡辣香气,得知这味道来自于羊蹄后,便欣然品味了醉后难记数目的一盘子。任何美食进了醉酒人的口中,便都被亵渎成了一吞一咽之物,如同猪八戒口中的人参果,囫囵一下便没了踪影,待得回味时,酒嗝已然打起,全无品尝美味的风范了。第二日酒醒腹中又空,于是仰面而卧,早已忘却了昨夜酒事,却依然在想念着烤羊蹄的味道,那到底是什么味道呢?
之后又去了几次“张三烧烤”,每一次都拿着老友们热情招待的旧船票,登上了那艘灯火阑珊的快船。有机会吃到口中,却总是没机会细细品味。
好在暑期我又回到了父母身边,仅有的几天而已,我却有了清醒愉悦地品尝“张三烧烤”的时间。于是带了家人坐了最大的包厢,不管家人点了什么,自己先来两只烤羊蹄。
待得盘端上来,两只羊蹄均露出了硕大的腿骨,那皮与筋早在卤煮和烧烤间化软离骨了。先来一口最大的筋皮吧,难怪此前多次我都未品真味,原来这羊蹄最美便在于筋皮,而偏偏这些软糯的美味,夹杂着胡辣的香气,热在口中未及咀嚼便会主动滚入咽喉,须得一点点地品味,才会使味道弥漫口中,只那一咽,便又值得再来了。
这里的烤羊蹄最美之处便在于“糯”,很多时候我们对于食物“糯”的感受来自于大米,年糕糍粑等无一不是。但肉食中的“糯”却非得筋皮不可,于是这羊蹄便成为了“糯”之担当。不同于米制品的柔软粘牙,烤羊蹄初入口会有些硬皮带着焦香,继而软而不化,蹄筋又在咀嚼时赋予了弹牙而不粘牙的口感,加之早已入味的胡辣香,让人欲罢不能。匆忙将大块筋皮大快朵颐后,那些小骨头间的美味便需要嘬了。香之入骨的羊蹄,需要极大的耐心带着塑料手套去大卸八块,每一块都有味道,每一丝都值得吮指。再配上一扎清凉扎啤,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深一杯浅一杯地喝着,嘬肉吮指的声音虽然不雅,但却充满了胡辣搅拌中的各种味道,这便是我心念的味道。满足口腹后,牵着孩子陪着父母家人在入夜的夏日晚风中散步回家,留下了一路的羊蹄香味,一半入口,一半入心。
同父母挥手告别时,我又望向了马路对面,经过一夜喧嚣的小店还在休息中,人间的美味往往藏于市井平淡中,有些一辈子也遍寻不到,有些却因为人间情意而有了联系。如果没有对于父母的念想,我便不会常赴百公里之约,也便无缘走进“张三烧烤”,品尝美味的烤羊蹄了。那种美味,夹杂着思乡,融化着亲恩,带了些许馋懒,倏忽间治愈了我的疲惫与烦乱。
列车开动时,我远望着飞奔向后的家,耳中又想起了《张三的歌》:“忘掉痛苦忘掉那忧伤,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
郭城浩渺感谢阅读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