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http://pf.39.net/bdfyy/bdfhl/??????杭台高铁通车。编辑部天台土著高兴,他们那第一次通高铁!原来开车2个来小时,坐大巴近4小时,现在,省去了大半时间。其他同事我看是更激动,这可是趟吃货高铁啊!那一站站写着的,哪是站名,都是饺饼筒扁食麦饼糊拉汰炒水糕……看看名字都要流口水的。这不,我这个吃客可不是白当的。第一站,首通高铁的天台走起!赶个大早,6:37睡眼惺忪坐上高铁,7点40,到了!坐进出租车,听到广播:“早高峰开始了。”比平时去上班还快点儿。下车直冲中心菜场,天台土著推荐的天台最大的菜场,果然大,分A区B区,我没来过天台,菜市场是我打开当地最快的方式。来之前,我对天台的记忆就是编辑部同事回老家我们带过一些土特产……印象中就是“碳水王国”!但真到了天台中心菜场,我还是愣了一下。它像个“高庄馒头”,是可以一层层分出来,扯出来的“高庄馒头”,惊呼这碳水类别也太细了。摊主像从雪地里回来,褂子上、口罩上、眉毛上、睫毛上全是面粉,手一拍:白花花的。粉的种类也多。我这里统一称为粉,后来,菜市场大姐给我上了生动一课:“这不是粉,是绿豆面,这是手工面。”我……被绕晕了。恨不得现场生吃看看,到底有什么差。天台人对碳水的制作与口感,也很自信。当时我手里拿着一条圆圆胖胖的年糕。问多少钱,年糕大姐说3块。杭州年糕都要卖5块一斤了。你猜大姐怎么说,她说:“贵是你们的贵,好吃是我们的好吃。”菜市场的大姐真是语言大师。逛过了米面区,大姐推荐我去水产区逛:“我们一边靠山,一边靠海。海鲜很多的。”走到海鲜区,眼睛被晃了一下。海鲜大姐从泡沫箱里拿出带鱼。“好漂亮。”她很得意,向我指着泡沫箱:“还有好多呢。新鲜的。”听闻我写美食,海鲜大姐也和骄傲:“我们天台很好的。”天台是该很好。尽管它不靠海,不过靠近温岭、三门,离舟山也近,菜市场里的海鲜比咱杭州是丰富多了。这一季,海鲜摊里有石头蟹、望潮、各式蛤蜊、*金螺、大螺…瞧这鲜活的样子,好馋。从海鲜出来,路过蔬菜区,蔬菜倒是没什么差别。不过遇到了几把芥菜倒是满新鲜的,天台用来做本地青咸菜。杭州人用它来做雪里蕻和倒笃菜,切切细,放在面里年糕里也是啧啧鲜。逛完菜场,早饥肠辘辘了。步行去觅食。天台县城不大,来之前,出租车司机就给我做过科普,你沿着赭溪走,走走走,就到了:(我怀疑他在学花姐)走米就到了天台山小吃,老店。过了早饭点,阿婆端坐在店里做饺饼筒。手法很慢,一点点卷,一点点压。锅炉上,热腾腾地煨着牛血羹、红烧鹌鹑蛋。这店,天台土著推荐过我次了,以至于我不看菜单都能点:“洋芋丝糊拉汰、炒水糕、牛血羹。”炒水糕,我问阿姨,水糕是什么糕。她和我笔画,我想起在菜市场拍到的照片,给她看。她说就是上文说的胖年糕。水糕的口感,果然如卖年糕的大姐所说,韧性足。好吃啊。我开始明白大姐的骄傲了。牛血羹。是我见过天台最生猛的一种美食了。天台人爱吃牛血羹,正餐也吃。我中午乱晃荡,找到了一家更野的牛血羹店,当时看见大棚里,有热气冒出来,去探了个头。店在三角庙路的尽头,没有门头,天台人来帮我认一认。吼,那场景,我真是好久没见了。棚户的店里,半面墙的煤饼,不敞亮,放了好多桌椅。煤饼堆前的婆婆在处理牛头,一整个牛头上的肉已经扒拉干净了。门口支了口大锅,一个人也抱不过来,热乎乎煮着牛血羹。他家的儿子也才8年级大,放午休,跟我说,面条放在这个汤里煮过,那叫好吃。上面飘着的油泡,也是天台特色。看样子,贼肥厚,咬一口能biu汁。说话间,大姐端了一碗牛血羹出来了,她人实在,给的料都要溢出来,端盘子过去时,满屋子的人帮忙喊:“当心当心当心。”来买牛肝的小年轻居多。如今掌勺的是儿媳,她说,婆婆十几岁开了,也说不清开了多久。我摸了摸肚子:“实在塞不下第二碗牛血羹了。”下次再来罢。其实我有私心,肚子,要留给御清斋的饺饼筒。御清斋是天台的老字号了,荣誉证书,挂满墙。到时,店员在吃饭。我等着没下单。店长觉得不好意思,立马端了两个冬至圆过来:“给你们尝尝我们天台的汤圆。”天台的冬至圆太好吃!实心的,麻糍口感,在*豆粉里滚匀。哈,裹着的*豆粉我在菜场遇到了。御清斋在天台实验小学附近,饭点,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吃午饭。他们家能点的可多了。不过,天台土著千叮咛万嘱咐关照:饺饼筒、扁食、鸡蛋酒酿,必点。饺饼筒,括号,五虎擒羊。看得我云里雾里。原来,五虎指荤菜:猪肝片、鸡蛋片、肉圆糕、豆腐干、肥肉,羊是素菜。介绍的店长贼逗:“这是一五,另一五,你吃饺饼筒不是一直手抓着的吗。你看,5个手指抓着,也是5。”嘿,光听她说,忘记拍下来了,贼逗。鸡蛋酒酿是菜单里的济公酒酿。天台是济公的故里。在灵隐寺,后住净慈寺这些都是后话。扁食,和馄饨有点像。不过,它的皮更厚,煮好后的形状更圆。吃到这里,巨顶。不过,我还是想到老顽童买个菜干饼,他们家是天台民间老字号。半途又碰到炒货店,进去逛了一圈,有我没见过的火烧饼、羊蹄、红糖糕。特产又是面面食!听闻我刚吃完饭要去吃菜干饼,炒货店老板娘就笑:“我估计你吃不下。”走到了老顽童,我才知道炒货店老板娘在笑什么,这饼都比我脸大了。也像大饼似的,贴在锅炉壁上的,按照地心引力,做这饼的老板,手法该很好,不然早滑落了。外皮是松脆的,内里又有面粉的绵柔韧劲。馅儿太足了,葱香、肉香、梅干菜香都在嘴巴里蹦出来,太好吃了。老顽童的老板不太说话,老板娘倒挺会说。天台最早做菜干饼的就是他家,30年了。现在别的老顽童都是徒弟开的。中途,看到一辆出租车司机,在路口停了三秒,老板娘冲过去给了他一个饼。这果然是他们的午饭啊!吃完这整个饼,我晕乎乎的,可能把这个星期的碳水都一天摄入了!认真想,这趟在天台,我只吃了一顿正餐,在徐家小吃。这话也不对,点的菜里,碳水又占了一半。玉米糊。我以为是玉米汁。端上来傻眼,又是一碗碳水。像土豆泥似的口感,加了青菜碎、胡萝卜,从宝宝到老婆婆都能吃。大名鼎鼎的天台麦饼,我放到了最后才吃。外表看像天台披萨。我的天台老铁推荐的洋芋肉麦饼。不过我爱吃荠菜,于是点了荠菜肉麦饼。它里面还能灌鸡蛋。杭州有一个麦饼摊,我是常客。在他们家,我还吃了小溪鱼,排骨、肉丸…边吃边念,戒贪,戒贪,下回。吃饭间隙,我去了国清寺,它是5A景区,年开始免门票,和咱西湖一样酷。距市区也就三四公里,不爬山就能到。我可太喜欢国清寺了,它和我目前去过的寺院都不太一样。你知道,西塘的宣传语我至今很喜欢,“活着的千年古镇”。国清寺,给我的感觉也如此,活着的千年寺院。我见到了年的隋梅。梅花没有盛开。枝干上的花骨头,密密匝匝。没有修剪,以自我的意志努力生长。我见到了僧人们栽培的花卉。在罗汉堂院子里,有几十个花盆,新土扦插了月季,写着:“珍爱。”我见到了僧人晒着的黑芝麻,看到了寺院里编织竹筐的人……在国清寺,能感受到僧人们生活的痕迹。这和如今商业气息浓重的寺院,太不一样了。回杭州还赶上了6:10分的高铁。碳水吃多了人很容易犯困,一路睡到杭州。真的是黑甜一觉啊。梦里,我见到了早上看到的那只羊。我还没和你说,在天台荡马路,遇到一头羊。在三轮车里,写着羊奶18元一杯。我犹豫着要不要买。回来我就后悔了,应该买一杯,他会现场挤羊奶卖给我吗?至少羊已经同意了,它说:“mai~~~”懒得看完全文的小伙伴这份直白的TIPS给你准备好了直接收藏就行↓以下地址按照文内攻略排列↓??天台中心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