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肥乡,不似往日那般温柔,凛冽的风蛮横地抓乱了我们的头发。哆嗦着走在寒风里,总会让人不自觉想找些暖和东西尝尝。
老话说得好,冬天的羊肉赛人参。每年这时候,羊汤生意总是意料之中的火爆,肥乡的大街小巷处处弥漫着些许羊汤的香气。在12月不近人情的天气里,一碗暖和鲜美的羊汤,光是想想就会让人心醉。
今天,肥萱萱就带大家寻着那股子美味探去,尝尝熨帖心灵的鲜嫩羊汤味......
提起羊汤,多少人第一时间就想起老电影院旁边的“唐二羊汤”,即便没有华丽的门店、精美的装潢,却仍在20余年的口口相传中屹立不倒。
站在店门口向里望去,只见干净整洁的屋子里香气蒸腾,已经不剩多少空位。穿插着人们此起彼伏、满足的“吸”汤声,有人高声喊道:“老板,再加点汤!”这种场面,对任何吃货来说,根本已经是十足的诱惑了!
他们都说,在肥乡喝羊汤,唐二老板的手艺错不了~
视频|邢亚冰
要炖出人人称赞的味道,没有任何捷径,只能依靠原料、火候和时间。
凌晨不到五点,路上还没有多少行人,大多是揣着手、跺着脚,猫身缩脖快速往自家店铺赶去的老板们,其中就有唐二的身影。他会同其他老板们互相打个招呼,手上动作却不丝毫停顿,熟练地打开卷帘门、开灯,为一天的忙碌做好准备。霎时间,一盏盏灯冲破黑暗,肥乡也鲜活了起来。
顾不上暖和一下身子,唐二就要马不停蹄地备好羊骨和清水。“羊汤的关键在于用料,而用料的关键在于用骨。”唐二采买时,往往会精挑细选,他说,羊骨品质的高低往往会让羊汤的味道天差地别。
在盛放了满满羊骨的铁锅中,倒入清水,开火慢炖,“剩下的就只需靠时间把羊骨自身的天然滋味释放出来。”
羊骨在铁锅中慢慢熬制时,唐二也不闲着,有条不紊地剃肉、切丝、备小菜......一直到11点,羊汤才算是完成。五六个小时的熬制把羊骨中那些精华,不急不缓地煨出来,融于汤水中。随着“咕噜噜”沸腾的声音和弥散开的雾气,汤色从清到浊,从浅灰到奶白,而羊汤的香气,也慢慢蒸腾在整个屋子里。
盛上一小碗,啜上一口,满腔的都是羊汤的鲜美滋味,这大概是冬天里最美味的享受了。
“老板,加五块钱的羊杂!”
汤里的羊肉,可任食客喜欢随意搭配,多肉少汤还是多汤少肉,放什么肉,都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来。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尽相同,让大家吃得开心才是最终目的。”唐二一边说着,一边把羊杂放入碗中,用滚汤烫一遍,为的是羊肉增香,随后再在碗中放上香菜,再盛滚汤,这样一碗鲜而不膻、香而不腻的羊汤就完成了。
一碗浓郁的羊汤怎能少了烧饼的陪伴?“唐二羊汤”的牛舌头烧饼可谓是羊汤的绝配~
烧饼总是刚出炉、热腾腾的时候最好吃,做烧饼的阿姨每天会估摸好时间,提前准备上发酵好的剂子,按压、手擀、裹料....一个面团在手里不到几秒的功夫就变成了长条形。随后,“啪”的一贴,放在刷好油的铛上,伴随着热气升腾,饼的香味儿也散发开来。阿姨手上不停,时不时给饼子翻个面,再细细刷上一层油,待面饼有了些许金*,便一个挨一个地夹进炉内再烤上片刻。就这样,一个个牛舌头烧饼新鲜出炉了~
迫不及待咬上一口,椒味微麻,外焦里嫩,软硬适口,从里往外透着香~
到了饭点,食客们陆陆续续循着香味推开店门。
一人一碗,绿的香菜,红的辣油,白的浓汤,碗底隐约肥瘦相间的细嫩羊肉,就独独这一碗汤,也能勾起五脏庙里的馋虫。再搭个暄软咸香的牛舌头烧饼,因为有羊汤浸润,烧饼越发温婉动人;得烧饼挽留,羊汤在胃中长久地幸福摇荡,二者相得益彰,堪称冬日里最有治愈力的美食。
一口羊汤一口烧饼,感觉暖胃又舒坦,大满足!
唐二和羊肉打了几十年的交道。起初因为手艺不错,在电影院门口卖起了卤羊蹄的唐二是真没想到,自己做的羊蹄能让那么多人喜欢。羊蹄的受欢迎程度让唐二信心倍增,五六年的积累后,在年,他终于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
羊汤,唐二做了20多年,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沉淀中,他总结经验,研究大众的口味,不断改良技艺,让羊汤的品质越来越好。唐二告诉肥萱萱,让他最高兴的,就是听见人们说,二十年来味道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在寒冷的冬日,这样一碗热腾腾的“羊汤”,你喜欢吗?
图文编
李玥璇
校对
兰亚伟
审核
王红霞、徐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