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群羊每只身上都驮着琉璃瓦,卸下一数,不多不少,刚好是大殿急需的那个数。人们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大家立即摆瓦,不一会儿,瓦全摆上了。刚摆好瓦,倾盆大雨就哗哗地下个不住。这时,人们才忽然想起那个放羊的白胡子老汉。工匠们想到对老汉的态度,心里很不是滋味,很想向老汉道个歉,说几句感激的话。可是,找遍了大殿内外,放羊老汉不知去向,只有老汉的羊,挤在屋檐下躲避暴雨。
雨过天晴,老汉依然不见踪影。访遍崆峒周围的人家,都说没有见过那样的放羊老汉。放羊老汉不见了,这些驮过琉璃瓦的羊怎么办呢?大家想了个办法:崆峒山本来禁止牛羊践踏,但这一群有功的羊,却可以永远在山中自由奔走,并严禁任何人伤害它们。不知过了多少年,群羊驮瓦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但人们很难再见到那群有功的羊了。有时听到羊叫声,跑去一看,什么也没有。不知是那年的夏天,崆峒山下的人家,发现他们快要成熟的庄稼地里,踩出很多羊蹄印,只是庄稼却完好无损。
人们议论纷纷,都感到奇怪。其中有几个贪心的人,暗暗商议,要去捉住在地里乱跑的羊。一个夜晚,月光半明半暗,果见一群羊从崆峒山跑了下来。几个躲在暗处的人一齐跃出,四面堵截,想把羊赶回家去。这些羊发现人们要捉它们时,忽听头羊咩咩一叫,全都掉头向山上奔去。几个人紧追不放,追着追着,这群羊忽然从崆峒山的一个石洞中钻了进去。
几个追羊的人很高兴,他们堵住洞口,满以为到了天亮,这群羊就成了他们的私产了。谁知他们守到天亮,进洞一看,全都傻了。原来,那群钻进洞的羊,一个个变成了石羊,卧在洞中,再也赶不出来了!从此以后,那个洞就叫钻羊洞。人们说,那群变成石头的羊就是当年驮过琉璃瓦的羊。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