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言。本期介绍的是来自湖南的美食,跟我一起看看吧!
湖南腊味合蒸——湘菜上品
腊味合蒸是湘菜上品,其味道腊香浓郁、柔韧不腻、汁液浓稠,色泽鲜亮红润,因其主要的原料是猪、牛、鸡、鱼、鸭等,味道互补,各取其妙。这道菜被奉为下饭的首选佳品。
这道腊味合蒸的创始人是一名叫刘七的叫花子。相传很久以前,湘江文滨的小镇上曾有一家名为刘记的饭店,店主刘七的手艺堪称一绝,店里生意不错,刘七的生活也很优渥。只因不小心得罪了当地豪绅,他被逼成了穷光蛋,饭店没了,还流浪异乡,在异乡只能以乞讨饭为生。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杀猪宰羊,腌蒸美食。刘七靠乞讨得到了不少腌鱼、腊肉碎块、风干的鹅鸭脚等食物。虽称不上是大鱼大肉,但是也将他的要饭钵装得满满当当。天气寒冷,刘七只好瑟缩地躲在一家大财主的房檐下。他点燃了火,把钵中的食物蒸了吃。这时,大财主家里正高朋满座,推杯换盏,筷子纷飞,好不热闹。酒过三巡之后,一位客人闻到刘七正在煮饭的香味有些按捺不住了,于是他便站起身来,询问大财主说道:“多蒙大财主美酒佳肴相待,但是为何还要留一手呢?”他伸出手指指了指门外。
大财主觉得莫名其妙,听不明白,他已经让府中的厨师把菜全都呈上来了,哪来的留一手呢?客人又使劲儿地闻了闻,确信香味是从门外传来的。“大伙闻到了吗?这香味多么浓郁啊!”众人也纷纷表示赞同。大财主的管家十分聪敏机灵,他立刻循着味找到了正在准备享受美食的叫花子刘七。刘七见他气势汹汹地从门内出来,刚准备抱着钵子离去,谁知道管家抓住刘七的胳膊就不撒手。
“叫花子,快滚!你手里的钵子给我留下!”
“那不行,这是我的吃食,为什么要给你?”
“我不会让你白留的,我用钱买你的,给你钱!”说着管家就掏出一些碎银子放在刘七的掌心上。刘七一瞧,这叫花子的吃食也有人买?这天下的事可真是太奇妙了,于是他收了银子,就把钵子给了管家,自己一个人去附近的小店吃饭去了。管家将钵中的菜放在一个精致的瓷盘里就端上了宴席,客人们尝后无不大饱口福。
其中有位客人是本县城大饭庄的老板,他当即提出要聘用做这道菜的厨师。大财主跟管家商量一下后当即就答应下来,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买卖,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管家又去把刘七找了回来,并且跟他说:“我家主人乐善好施,最喜欢的就是接济贫穷人家了,他见你生活穷困潦倒,正好本县饭庄的老板正在请人,我家主人就推荐你去了。比起要饭,做个厨子对你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事了。”管家能言善辩,把刘七说得动了心,于是便跟着管家回到财主家被好生款待了几日,而后又被管家送去了本县的大饭庄里当起了厨子。刘七这道“腊味合蒸”在小县城里风靡一时,轰动全城,上至县官,下至平民百姓,大家都纷纷抢着来尝这道腊味合蒸。
腊味合蒸的做法并不难,首先将腊鸡剔骨,腊肉去皮,腊鱼剔鳞,并用温水洗净,上蒸笼蒸熟取出,腊肉切成4厘米长、0.7厘米厚的肉片,再将腊鸡、腊鱼切成大小相同的条状。在一只瓷碗中将腊肉、腊鸡、腊鱼分别皮朝下在碗内码放整齐,而后放入熟猪油、白糖和调好味的肉汤上笼蒸至软烂再取出,反扣在瓷盘中就做好了。
衡阳玉麟香腰——湘菜重头戏
玉麟香腰又称“七层塔”和“宝塔香腰”。因其外形酷似宝塔而得名,这道菜用料丰富,味道鲜美,口感丰裕。这道菜在湖南衡阳流传甚广,民间办红白喜事时都会以这道菜作为宴席的“头碗”,而且这个传统延续至今。湘菜的宴席上,这道菜也是重头戏。
这道菜还跟一位湘*水师有关。相传在清朝末年,主持湘*水师的彭玉麟在回到衡阳故里后,在家设宴款待来访的一些官吏乡绅。彭玉麟为人节俭,不喜铺张浪费,于是他命厨师做一道具有衡阳当地特色的菜来宴客。厨师会意,于是便将彭玉麟平时喜爱吃的*雀肉、鱼丸、蛋卷、猪腰等材料做好准备,层层堆砌在碗内,做出一个外形酷似宝塔。因层层累高,故有步步高升、祝宾客未来官运亨通的意思。
这道菜一上桌就博了个满堂彩。有位客人便问道:“如此色香味齐佳的菜,不知道是怎样制作而成的?这道菜又叫什么名字呢?”彭玉麟立刻说明,并且告知客人这道菜还尚未命名,制作手法类似“香腰”。
宾客道:“既然这道菜是因大人授意而做的,理应菜因人而贵嘛,我提议就用大人的名字将这道菜命名,所以就称它作‘玉麟香腰’如何?这也算是一种实至名归嘛!”众人听了他的话都觉得不错,于是欣然叫好。故此这道菜就被命名为“玉麟香腰”,一直流传至今。
今日,若是想尝到地道的玉麟香腰建议各位食客可以去衡阳市红双喜大酒楼,位于衡阳市先锋路号。这道菜的做法相当繁复,所以想吃玉麟香腰还是建议到衡阳品尝最佳。
这道菜做法如下:生芋艿去皮切成菱形片,用绍酒、精盐拌匀腌上十分钟再沥水,放进六成热的油锅里炸成金*色捞出,放在碗底垫底。将五花肉切成长条放在碗中,用酱油、绍酒、精盐腌两分钟,上笼蒸熟,连同汁液倒入大碗中,将五花肉码放在芋艿上。将荸荠切成细末,肥肉剁成肉泥,加上八角粉、精盐、面粉调匀,挤成荸荠丸,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成金*色,捞出后放在五花肉上面。将肥瘦肉切成三角形片,加入绍酒、八角粉、精盐调匀,腌10分钟,加入鸡蛋、面粉、干淀粉、清水少许调匀。
然后让肉块挂浆,放在六成热的油锅里,温度升高后,端锅离火炸熟,变成金*色捞出,这就是俗称的*雀肉。放在荸荠丸上面。碗中放一个鸡蛋,加精盐、干淀粉、清水少许搅匀,再小火上放锅倒油,放入蛋液,将鸡蛋液摊成荷叶形蛋皮,再取肥瘦肉剁成肉泥,加上精盐、干淀粉、鸡蛋、清水少许调匀。
将蛋皮摊开,肉泥放在上面用刀刮平,卷成圆筒蛋卷,装入瓷盘,上笼蒸熟后取出,切成斜片,再放在*雀肉上。而后将鱼肉肥肉分别剁细,放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清,加精盐、葱、姜汁调匀,做成七个橄榄形的鱼丸,放在瓷盘中上笼蒸熟。在炒锅中放入肉汤、酱油、精盐、味精烧开,倒入上述原料上笼用旺火蒸一小时取出。将猪腰切开,在七成热的油锅里将腰花用湿淀粉、精盐搅匀,下锅走油。再将玉兰片、香菇入锅煸炒,再放入腰花一起炒,接着将粗盐、酱油、味精、葱段、胡椒粉、芝麻油、湿淀粉调匀,放入锅内,炒两下起锅,倒入蒸好的菜上就完成了。
邵阳红煨羊蹄花——特色美食
红煨羊蹄花色泽红润鲜亮、肉烂嫩香,含有丰富的胶质,是湖南人偏爱的辣味美食。此菜不仅在邵阳十分流行,甚至名扬海外。此菜是湘菜中颇具特色的一款菜肴,也被誉为是邵阳地区的传统佳肴。
据说此菜创始于清代光绪年间。在湖南邵阳地区,当时人们只吃羊肉,却将羊蹄扔掉。有一位从外地来的宰羊师傅看到满大街都是被人们丢弃的羊蹄,心里觉得十分可惜。于是他便找到了当地一家十分有名气的饭店吉星阁,将自己家乡烹饪羊蹄的技艺详细告知吉星阁里的两位大厨陈来四跟黎竹生。不久吉星阁就推出了一款特色菜式,还请来了当地很有身份的老主顾来品尝这道菜,他们特意没有告知制作这道菜的原料都有什么。
品尝会如期举行,这些老主顾有的是地方官员,有的是富豪乡绅,他们云集在吉星阁中就是为了一尝那新品的美味。当新菜上桌后,他们举筷品尝,吃过的人都觉得这道菜口感极佳,肉烂香嫩,赞美之声此起彼伏,然而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这道菜居然就是用他们平时所不吃的羊蹄制成的。当主顾们吃得尽兴时,他们再三向吉星阁的大厨们连连道谢,没想到两位大厨能做出这等美味供他们品尝。此时主人才跟主顾们介绍,这道菜是用羊蹄所做的红煨羊蹄花。自此以后,当地的人都接受了这道菜,之后羊蹄也成了人们争相品尝的特色美食。
在邵阳市红旗路上有一家邵阳大饭店就可以吃到这道地道的红煨羊蹄花,这家大饭店是涉外二星级酒店,不但可以提供住宿、茶座、健身,而且湘菜做得十分地道。
想在家中做出这道菜也并不是很难。首先将羊蹄处理好,下锅汆一下去除臊味。将香菜、干辣椒洗净,葱打结,姜切片,青蒜切成长段。取一只大瓦钵放入羊蹄、桂皮、料酒、干红椒、酱油、精盐、葱结、姜片、熟猪油跟清水,在旺火上烧沸后,再放在小火上煨制完全酥嫩软烂时从火上拿下来。将葱结、姜片、干红椒、桂皮剔除、羊蹄花取出来晾干,将骨头剔除,剁成段,放在另外一个钵里,倒入大瓦钵里的原汤,放在蒸笼内蒸熟,反扣在大盘中。在六成热的锅内放入羊蹄花的原汤倒入锅中烧沸,后放青蒜、味精、胡椒粉,用湿淀粉勾芡,浇在羊蹄上面就完成了。
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这里了,有没有感觉自己饿了呢?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