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大同羊杂割
TUhjnbcbe - 2023/3/25 13:47:00

在大同的大小饭店,可以品到多风味别具的佳肴,羊杂就是其中之一。

大同人了吃羊杂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朔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大同为林胡和娄烦等少数民族所占据,他们以放牧射猎为生。公元前3世纪,赵武灵王用武力开疆拓土,建置云中,雁门,代郡以后,才将中原地区的农生产传到这里。但是实际耕作中,赵五灵王发现大同这一带气候干燥,寒冷,风大,土地贫瘠,很多农作物不适种植,而牧草却很旺盛,便倡导发展畜牧业。羊是人们主要牧养的牲畜,于是羊肉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

当时,大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吃羊肉的习惯也不相同。少数民族只吃羊肉,把羊下水全扔了。而汉族人生活比较朴素,认为把羊下水扔了太可惜,因而吃完羊肉之后,还要把羊头、羊蹄、羊心、羊肝、羊肺、肠以及羊血等洗净,煮熟切碎,配以葱、蒜、姜、辣椒、盐等调料熬制成,因为里边杂七杂八的应有尽有,故称作羊杂。后人越做越精,羊杂汤里添加了当地特产的山药粉条。粉条吃起来又筋又软,羊杂吃起来又辣又香,二者配在一起,犹如锦上添花,故称羊杂粉汤。

羊杂粉汤有素有荤,油而不腻,质醇味美,捞出锅来热气腾腾,香气袭人,吃进肚里味道鲜美,具有明显的驱寒、暖胃、舒身等功效,和西安的“羊肉泡馍”、太原的“清和元头脑”一样,是一种较好的保健食品。金元时期,羊杂的烹制方法由大同传到京都,不仅成了饭庄酒楼之美味,而且成了家庭餐桌上的佳肴。我们在著名戏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中可以看到,当时窦娥做的羊杂里,盐、辣椒、醋等调料十分齐全,营养也丰富,吃一碗羊杂,“胜甘露灌体,得一个身子平安大来喜。

寒冬腊月,数九寒天,煮上一锅羊杂,慢慢地品尝,绝不亚干吃一桌山珍海味,那又香又辣的味儿,会让你忘掉一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同羊杂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