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眼前的这些东西,你可能说我们这里也有,是的,你们那里也有,但是不正宗,这是草原上的羊,吃着野葱野韭菜还有山花椒长大的羊,不仅羊肉味道不一样,羊杂味道就更不同了,你们那里羊下水都是用火碱处理出来的,看着非常漂亮,但是吃起来没有味道,对身体也不好。大嫂卖的可是地道的内蒙的羊杂,不客气地上,她的羊杂带着一点点内脏的味道,这才是纯天然。这位大嫂卖羊下水都已经十多年了。
寒冷的冬天最需要进补,羊杂汤就是又便宜又实惠的进补佳品。三九天,喝上一碗热热乎乎的羊杂碎汤,身体立刻就暖和了。同时羊杂汤还有补血暖身、养颜强身的功效,最适合肢寒畏冷,贫血的人食用。一碗羊杂汤的热量,就是六七百大卡,御寒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胆固醇高的人还是尽量少喝,因为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都很高。
眼前大嫂切好搭配好的羊杂,有羊肚羊肠,羊心羊肺,还有羊肝脏,羊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铁、烟酸、硒等营养元素有补心益血的作用,可治疗心悸、失眠、气短、劳心膈痛。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虚劳赢瘦、不能饮食、消渴。羊肝,对眼睛特别好,不是还有一种中成药,叫做*连羊肝丸吗,所以羊杂汤营养真的很丰富。
这是羊骨头,大家都知道,可是它怎么做,有什么功效你知道吗?羊骨头一般都做汤喝,中医常说“肾主骨,生髓”,即人身的骨骼都与肾功能相关,并主张以形补形。这说明,某些动物的骨头有助于我们补肾,其中,羊骨便是我们补肾的佳品。关于羊骨补肾的记载,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后经现代医学证实,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等成分,这些元素都具有补肾壮骨、温中止泻的功效。
养骨汤性温、味甘,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羊骨也是补钙佳品,富含磷酸钙、碳酸钙、骨胶原的等成分。据测定,羊骨的骨质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氯、钠、钾、铁、铝等。钙、磷的含量更是远远高于其他食物。特别可贵的是,骨头汤的营养成分比植物性食物更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
尤其是当体内缺少类粘朊和骨胶原时,将会促使人体加快衰老。羊骨中有骨胶原、骨类黏蛋白、弹性硬蛋白,还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元等。总而言之羊骨头汤的营养价值就体现在补肾,强筋骨,治虚劳羸瘦,腰膝无力,筋骨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等等。羊骨头汤一直以来就被认为是大补之物,冬天真是虚寒入体之时,需要羊骨头汤来驱寒保暖。
这些羊蹄子可不是普通的羊的腿脚,这是草原上黑头羊的羊蹄子,黑头羊,身体洁白,脑袋乌黑,羊蹄子也是黑色的,黑头羊肉质优良,营养价值都更胜一筹,羊蹄子吃起来的味道很特别,筋头巴脑,喜欢的人,吃不够,不喜欢的人不屑一顾。
这是黑头羊的羊头,现在都已经煮到了半成品,如果在加上作料,味精适量,盐适量,料酒适量,生姜适量,小葱适量,一起炖煮,出锅的时候放香菜,那种特有的滋味就出来了。羊头汤味道鲜美,具有羊肉原始的清香,羊头肉质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胆固醇含量少。.对血虚受寒、眩晕、头痛、治以养血祛风、散寒止痛。
羊头中的脑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磷及维生素,能补虚养肝;羊脑味甘、性温,善治头痛。羊肠在草原,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直接在宰羊的时候,灌血肠,一种是跟羊肚羊心肺一起炖羊杂,味道完全不同。
羊肚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补虚,益气健胃,固表止汗之功效,用于虚劳赢瘦、不能饮食、消渴。羊肚吃起来比牛肚味道好,营养也更丰富,冬天在寒冷的北方,只要沾上羊的光,就能让身体更加强壮,所以寒冷的冬天锅里面不能缺了羊,无论羊肉,羊杂,羊骨头,这些都是冬天进补的佳品。